专栏名称: 希潭实验室
ABC_123,2008年入行网络安全,某部委网络安保工作优秀个人,某市局特聘网络安全专家,某高校外聘讲师,希潭实验室创始人。Struts2检测工具及Weblogic T3/IIOP反序列化工具原创作者,擅长红队攻防,代码审计,内网渗透。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希潭实验室

第106篇:深入分析自己曾经挖掘到的有趣的XSS漏洞

希潭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4-10-24 00:1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作者挖掘XSS漏洞的过程,包括宽字节吃掉转义字符、利用Unicode编码触发隐式DOM-XSS、基于井号的隐式DOM-XSS、字符串相加触发DOM-XSS等技术手段,以及针对某些Web应用特殊防范措施的应对策略。文章还总结了XSS漏洞防范的建议,并强调了学好Javascript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宽字节吃掉转义字符

利用宽字节编码绕过页面编码过滤机制,实现XSS漏洞利用。

关键观点2: Unicode编码触发隐式DOM-XSS

通过Unicode编码和URL编码构造特殊的XSS测试语句,绕过各种过滤与拦截机制。

关键观点3: 基于井号的隐式DOM-XSS

利用URL中#号后面的片段标识符未被服务端处理的特性,执行嵌入的JavaScript代码。

关键观点4: 字符串相加触发DOM-XSS

通过字符串拼接的方式构造XSS攻击语句,使用setTimeout方法触发弹窗。

关键观点5: 分段提交绕过长度限制

针对XSS payload长度限制的问题,采用分段提交和注释符拼接的方式绕过限制。

关键观点6: 二次存储型XSS

某些Web应用对用户提交的数据进行HTML编码和过滤,但在重新调用过程中可能进行HTML解码,导致XSS漏洞继续存在。

关键观点7: 总结建议

文章总结了针对XSS漏洞的防范措施,包括HTML编码、关键字过滤、防范二次XSS等,并强调了学好Javascript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