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随着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并入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对灵活性和可靠性的需求增加,各国和地区建立不同类型的容量回收机制以保障电力安全。文章还介绍了中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的情况,以及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同时,文章提出了季节性容量补偿机制的概念,并介绍了美国部分区域输电组织或独立系统运营商运行季节性容量市场的经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力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导致对灵活性和可靠性的需求增加。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和并入电力系统,电力市场对灵活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日益增强。各国和地区为此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容量回收机制来保障电力安全。
关键观点2: 中国电力市场正在推进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建设。
中国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目标,正在稳步推进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建设。包括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和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等政策的发布,支持需求响应主体参与容量市场交易或纳入容量补偿范围。
关键观点3: 季节性容量补偿机制是一种优化方式。
容量补偿机制市场化的途径多样,增加季节维度是一种优化方式。部分资源在特定季节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服务。季节性容量补偿机制能激励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意愿,更大程度地挖掘季节性资源的真正价值。
关键观点4: 美国部分区域输电组织运行季节性容量市场的经验。
美国部分区域输电组织或独立系统运营商会进行资源充裕性评估,根据结果运行容量市场筛选提供容量的资源。季节划分有分为一年两季或四季,被选中的资源需要在相应月份内参与现货市场或响应调度。这种季节性容量补偿机制达成了预期设计结果,季节间的价格浮动使市场结果更贴合各季度容量供应。
文章预览
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并入电力系统,以及碳中和目标下化石能源机组的转型,电力系统对灵活性和可靠性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近年来,国内外频现的电力危机、能源危机无不提醒着保障电力安全的现实紧迫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市场设立了不同类型的容量回收机制,如容量市场机制、稀缺定价机制及容量补偿机制等。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发布一年多来,围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目标,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建设稳步推进。 去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期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容量补偿机制从无到有,现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纵深发展。4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