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此念
发现改变世界的思想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此念

李松蔚:为什么我们爱聊星座和MBTI?

此念  · 公众号  ·  · 2024-06-25 21: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人格的相关知识,包括人格的定义、稳定性和预测作用等。通过人格标签,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营造更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接受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是消极认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格的定义和稳定性

人格是心理学家给人贴的一种标签,具有稳定性。成年后的人格特质很可能会伴随一生。了解人格的稳定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及他人。

关键观点2: 人格的预测作用

虽然人格变量可以预测一定程度上的行为,但预测力相对较弱。个体化的理解更为重要,即认识到人和人的体质不一样,有些行为是出于个体差异而非人格标签。

关键观点3: 人格标签的作用

人格标签可以用于交流和理解行为的个体化。通过人格标签,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营造更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观点4: 接受人格的稳定性并寻找自我价值

接受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消极认命。相反,了解了自己的特点后,可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找到更适合的环境实现自我价值。


文章预览

本文来源于: 《心理学讲义》 新星出版社 2024年5月出版 作者:李松蔚 此念直播预告 「此念」将邀请李松蔚,一起探讨「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7 月1 日,此念视频号19:30 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导读 你都做过哪些人格测试? 做人格测试,为什么还能缓解“精神内耗”? 其实所谓的“精神内耗”,本质上就是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就会执着于改变自己,但偏偏人格是无法改变的特质,这就变成了一种持续的自我对抗,反而加剧了对自己的不喜欢、不接纳。 人格是稳定的。稳定的意思就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无论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各个维度上的特点很可能会伴随你一生。 这意味着,我们学习人格这个变量,不是为了做出什么改变。 cinian 李松蔚 心理咨询师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 01  人格: “科学算命”有道理吗 ▲ 图片来源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