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源学人
能源学人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媒体平台! “能”(Energy)涉及化学、生物、信息等与能相关的前沿科技领域; “源”(Nature)即通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科学化深层次解析问题。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能源学人

局域高浓电解液在高温下的界面失效机制

能源学人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07-08 11:0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局部高浓度电解液(LHCE)在高温下的失效机制,重点探究了NCM811|LHCE|Li电池在80℃下的失效行为。研究发现,LHCE中氟自由基的产生会诱导溶剂分解并引发链式反应,导致电池性能降低。研究还揭示了LHCE组分中的电子环境与电池失效之间的关系,为高温下的电解质和界面工程提供了宝贵见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局部高浓度电解液(LHCE)是匹配NCM811||Li锂金属电池最先进的电解质之一,但在极端高温下的特性仍未得到充分研究。扩大LHCE的工作温度对其热冲击耐受性和安全性具有研究价值。

关键观点2: 主要研究成果

1. 揭示了醚基LHCE在高温下的界面不稳定性。2. 阐明了LHCE组分中的电子环境与NCM811||Li电池失效之间的关系。3. 发现FSI - 分解产物中的氟自由基进攻醚中的α-H,产生HF和系列脱氟物质,引发CEI重构和NCM811表面不可逆相变。4. 提出酸清除剂策略来解决高温下CEI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LHCE中引入DODSi添加剂,提升了电池的高温性能。

关键观点3: 作者介绍

胡先罗,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入选多项人才计划,连续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在电池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