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科院物理所

改善高端量子设备的秘诀,竟然是放两颗葡萄

中科院物理所  · 公众号  · 物理  · 2025-02-24 12:3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微波炉加热葡萄产生火花和等离子体的现象,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文章指出,葡萄因为尺寸和介电特性,在微波下会产生电场,进而形成等离子体。这一现象被用来研究量子传感设备的新途径,尝试使用葡萄代替传统的高性能微波谐振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使用葡萄提升钻石性能的实验和理论探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微波炉加热葡萄产生火花和等离子体。

人们早在1994年就发现了这一现象,此前最常见的解释是微波会在葡萄内部形成电场,导致分子电离产生带电离子。

关键观点2: 葡萄的尺寸和介电特性使其成为捕获微波形成“热点”的理想材料。

当两颗葡萄放在一起后,电磁“热点”会转移至二者的接触点,强度增加。

关键观点3: 葡萄可用来研究量子传感设备的新途径。

研究人员使用葡萄来增强磁场,从而测试量子传感器。尽管初始性能提升有限,但这种尝试为探索替代量子技术微波谐振器的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观点4: 传统微波谐振器通常使用昂贵的蓝宝石作为介电材料。

与此相比,基于水构建的微波谐振器尺寸更小,但性能有待提高。未来,研究人员希望探索具有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以解决构建紧凑高效谐振器的难题。


文章预览

图片来源:Fawaz, Nair, Volz 将一颗葡萄切成两半,保留一点皮连接着,放入微波炉加热,就可以看到超酷(超危险)的 火花和等离子体 。如此简单的实验,让葡萄多年来稳居科普视频中水果顶流的宝座。(简单不代表不危险, 请不要在家尝试! ) 人们早在1994年就发现了这一现象。此前最常见的解释是,由于葡萄的体积很小,且含水量极高,微波炉发射的微波会高度集中在葡萄内部,形成极强的电场,导致一些分子电离,产生带电离子。这些离子与葡萄内原有的离子一起,通过两半葡萄之间的表皮 “ 桥 ”从一半 流向另一半,形成了电流。随着电流增强,葡萄接触点会出现电火花,最终电离空气,产生热等离子体。 视频来源:H.K. Khattak, P. Bianucci, A.D. Slepkov, Linking plasma formation in grapes to microwave resonances of aqueous dimer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然而,201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