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刘云杉教授探讨了教育社会学与高等教育学领域,提出对超前学习的反思,并对知识、能力、与意志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质疑了过度竞争和应试教育的弊端,强调学习的本质在于塑造一个内在的自我,而非追求外在的荣誉和成就。文章通过四个具体的例子,分别展现了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竞赛生、学霸、普通生和贫困生)在学习、成长和自我认知方面的不同体验和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抢跑与超前学习
刘云杉教授对抢跑和超前学习的现象进行了批判,认为这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优势,但长期来看可能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观点2: 学习与成长的本质
刘教授强调,学习的本质在于通过经历知识的过程来塑造一个内在的自我,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荣誉和成就。他提出,学习应是一个主动、动态的过程,而非被动地接受和记忆。
关键观点3: 竞争与自我认知
通过四个具体的例子,文章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竞赛生、学霸、普通生和贫困生)在学习、成长和自我认知方面的不同体验和挑战,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关键观点4: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刘云杉教授讨论了知识与能力、意志之间的关系,提出知识应服务于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作为考试的准备。他强调,真正的教育应超越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面对复杂世界的能力。
文章预览
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学研究。(相关阅读: 人性·家庭·社会:一个青年悲剧的讨论 ; 童子操刀:建构主义知识观下的批判性思维 ; “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与梁晨、李中清的商榷 ) 一、抢一步,赢一路? 我们都愿意相信有天赋禀异者存在,我们或许也乐意塑造神童。 三岁时,母亲给我买了第一本字典,艰难地教会我如何查字典;三岁半我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误打误撞做对了奥数题。上小学前,我就可以轻松读报、读无插图的格林童话,计算四位数进位错位加减法,背乘法口诀,掌握了勾股定理。小学二年级我开始系统学习奥数,三年级学习初中英语,五年级学习初中数学,六年级学习初二物理,小升初的暑假背完了中考必备古诗词。 可是,这究竟是超常的学习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