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杨丽芬、陈一凡、蓝嘉莹和黄晓婷等本科生进入工厂工作的经历。他们因为技术门槛低、面试通过率高以及在职场上卷不动等原因,选择进入工厂解决金钱需求。在流水线上工作,他们重新认识了生存和人性。其中,杨丽芬是艺术专业本科生,曾在流水线上攒钱还清债务,但表示可能在30岁前因生存需求重回工厂。陈一凡则是中文系应届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而进入工厂,感到工作环境与想象差异大。蓝嘉莹和黄晓婷是进厂体验的大学生,经历了曲折的应聘过程后放弃进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杨丽芬的经历
艺术专业本科生,进入工厂解决金钱需求,流水线工作赚钱还债。表示可能在30岁前因生存需求重回工厂。对工作环境比较满意,但也意识到工厂的局限性。
关键观点2: 陈一凡的情况
中文系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进入工厂。感到工作环境与想象差异大,需要适应工厂的人情世故和文化差异。
关键观点3: 蓝嘉莹和黄晓婷的体验
两位大学生尝试进厂体验,经历了曲折的应聘过程后放弃进厂。感受到工厂区的原始野蛮和文明包容的冲突。
文章预览
不乏211高校生。 作者 | 郑彩琳 编辑|温丽虹 来源 | 真实故事计划 (ID:zhenshigushi1) 因为技术门槛低,面试通过率、入职率高,在职场上卷不动的本科生,一部分人开始走入工厂,解决金钱需求。从象牙塔到流水线上,不少人重新认识了生存和人性。 流水线,接纳需要钱的大学生 需要钱的时候,杨丽芬就会给工厂的领班发消息。 本科艺术教育专业毕业的杨丽芬,第一次进工厂是在2022年6月。她在流水线上工作了4个月,攒了两万余元,还清了上大学借的助学贷款。2023年3月,杨丽芬第二次进厂,她花8个月时间,攒了4万块钱,帮妈妈还清了外债。 那次走的时候,她暗自发誓:再也不回来了。 这个夏天,杨丽芬又出现在流水线旁。今年,杨丽芬第三次求助领班,当天,她就得到了一份在流水线旁检测电路板的工作。她还是需要钱,但这次她不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