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冯唐
不住轮回,不住涅槃。冯唐文字,文字打败时间。
今天看啥  ›  专栏  ›  冯唐

读懂了苏轼,也就读懂了中秋

冯唐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09-08 08:2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与中秋节相关的苏轼和其弟弟苏辙的故事,以及一款特别的“太想你”中秋礼盒。该礼盒包含蓝色和银色两款钛杯、《成事心法》书籍、中秋贺卡等。文章还提及了中秋节的意义和人生况味,强调了读懂苏轼就读懂了中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深和人生况味

文章通过介绍苏轼的诗句,表达了他与弟弟苏辙的别离与期盼,以及兄弟间的深厚感情和人生经历。

关键观点2: 中秋礼盒的介绍和特点

文章介绍了“太想你”中秋礼盒的内容,包括两款钛杯、书籍、贺卡等,并强调了其特别之处和限量性质。

关键观点3: 中秋节的意义和苏轼作品的关联

文章通过中秋节的意义和苏轼的作品,阐述了中秋节与亲情的重聚、人生的失意和流浪天涯的哀愁等情感的联系。


文章预览

成事好物 “太想你”中秋礼盒 苏东坡有一句写给他弟弟苏辙的诗句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虽然不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有名,但我更加喜欢。 因为有月有酒,有别离有期盼,人生况味就是如此。 其实兄弟俩是前一年一起过了中秋,当时苏东坡还感慨: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转过年来,苏轼在徐州,苏辙在南京,就没在一块儿。 苏轼一生中与苏辙的相聚少,分离多, 但始终没有离心离德。 苏辙一生努力进取,为了拯救哥哥不遗余力。 而苏轼也因为弟弟的支持,在任何困境中都能坦然面对,创作出很多豁达豪迈的诗歌。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弟弟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喝酒喝到第二天早晨。 他趁着酒兴正酣, 写下了著名的《水调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