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部署,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对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举措的部署。文章强调了如何确定“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数量、结构与发展路径是当前政策讨论的焦点,并指出适度扩容“双一流”名单是迈向目标的必由之路。文章还提到了我国“双一流”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强调了优化层次结构和科学规划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部署和战略任务
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的整体部署是到2035年,实现若干高校进入全球前列、一批学科进入全球前列的目标。
关键观点2: “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数量、结构与发展路径
如何确定“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数量、结构与发展路径是当前的焦点问题。面对全球化竞争和国家需求,适度扩容“双一流”名单是迈向目标的必由之路。
关键观点3: 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成果和挑战
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仍需提高。与若干高校进入全球前列的目标相比,现有“双一流”高校在全球顶尖高校竞争中仍显薄弱。同时,基础学科和人文社科的整体实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观点4: 对“双一流”扩容的建议和规划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具体方案,适度扩容“双一流”高校至200所左右,并明确分层发展路径。一流学科的扩容也需要科学规划,现有的465个“双一流”学科可逐步扩展至600~700个。
关键观点5: 动态管理遴选标准的重要性
“双一流”扩容并非简单的名单拉长,需要科学的遴选标准与动态管理机制发挥作用。高校的遴选需紧扣全球竞争力、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均衡发展三大原则。学科的选择应以学术声誉、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和未来潜力为评估标准。
文章预览
文 | 张端鸿 刘虹 即将过去的2024年,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别是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更是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要求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根据国家的整体部署,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若干高校进入全球前列、一批学科进入全球前列的目标。这不仅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指向,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正因如此,如何确定“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数量、结构与发展路径,成为当前政策讨论的焦点。面对全球化竞争和国家需求,适度扩容“双一流”名单,优化其布局与定位,是迈向目标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国内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