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顾了中国经济在一年内的多个首次突破,包括新能源汽车、铁路旅客发送量、粮食总产量等的突破,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实力。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粮食安全的保障。通过这四个关键词可以读懂中国经济的家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经济多个领域的首次突破
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全国铁路年度发送旅客突破40亿人次,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等,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和新活力。
关键观点2: 以科技创新催生的新质生产力
深空深海、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3: 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彰显经济活力
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快递业务量的持续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流动性和活力。
关键观点4: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实力
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历史性突破,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实力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关键观点5: 制造业和粮食安全的稳定发展
中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的增长和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展示了中国经济的稳健定力。
文章预览
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 1000 万辆,全国铁路年度发送旅客首次突破 40 亿人次,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 1.4 万亿斤,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 1500 亿件……回首这一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不少首次突破,标注着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脉动。 从创新中看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年,中国经济在逆风中努力向新而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认为,今年经济最大的亮点是以科技创新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深空深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加快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今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 1000 万辆,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汽车领域弯道超车,更展现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潜力。 新能源汽车仅是一个代表,这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