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中国创新药市场现状及挑战。自2015年药审改革以来,国产创新药虽有进展,但仍面临多种问题。新药销售额难以突破30亿元天花板,支付结构不合理,商保助力弱,导致创新药的购买力受限。老龄化对医保压力增大,也影响了创新药的推广。文章提出了通过引入商保等多元化支付方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产创新药市场现状
虽然有一些进展,但国产创新药仍面临销售额难以突破30亿元天花板的困境。当前市场仅有少数几种药物能够达到这一水平。
关键观点2: 支付结构问题
个人卫生支出占比较大,商保助力弱,导致患者购买力受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保支付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
关键观点3: 老龄化对医保压力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的退休人员增加,增加了医保运行压力。这影响了创新药的推广和市场需求。
关键观点4: 商保的潜在作用
虽然当前商保助力较弱,但文章认为商保仍是提振创新药内需市场的最小阻力方向。通过引入商保等多元化支付方,可以解决创新药面临的入院难、融资难等问题。
文章预览
2015 年药审改革,中国进入创新药时代,十年之功,十亿美元分子仍是内需市场无望触及的白月光 ,国产高增长大单品仅剩一根独苗—— 三代EGFR-TKI 。 这是比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更可笑的事情,笑着笑着就哭了……2018-2023年,上市药企研发投入累计约5000亿元,2022年单年首次破千亿,然后就这? 10亿美元分子泽布替尼,不配成为内需大单品,2024H1中国销售额只有8.73亿人民币,仅占总销售额11%,美中销售额差距从2023年约5倍扩大至2024Q2约7.5倍。 峰值不够,数量来凑。长期以来,传统药企通过构建新品大组合,也即是群狼战术,以求突破单品销售峰值天花板,然而事实证明,不断推出新品种无法抵消存量品种的降价压力。 恒瑞医药可谓榨干内需最后一滴油,坐拥17款1类新药,并且在同靶点新药中,均实现国产前三上市,报表端仍逐渐陷入停滞,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