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茶小白_若岚
方寸纳人心,杯盏融天地
今天看啥  ›  专栏  ›  茶小白_若岚

《论语》共读 | 第二篇 家是你一生的执念

茶小白_若岚  · 简书  ·  · 2020-02-24 22:05

文章预览

在你的潜意识里,家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呢?是一间供你休息的房子,还是疲惫时心灵的港湾?

有一次,我在黑夜里突然失声痛哭希望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但当男友承诺我次日一早就带我回父母身边时,我却非常惶恐地告诉他,我不想回父母家。面对他的质疑,我竟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渴望去哪里?

于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家”是一个如此虚无缥缈的概念。的确,每一个人心里都会保留一片小小的角落,我们快乐时很容易到达,失落时却总也找不到它,这片地方我们把它叫做“家”。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我们会对家有如此深的执念呢?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了解儒家思想的人都会知道,它的核心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仁”,可见能被他称为仁之本的“孝悌”是何等的重要。而“孝悌”所代表的,就是我们与家庭的关系。樊登老师说:“我们所有的道德感、对他人的关注、爱都是从家庭中产生的”,我很认同这句话,倒不是因为这句话很值得品味,而是它被人类的发展深深地印证着。

从人类的部落建立开始到几十年前,这么长久的时间范围内,人们的生活圈子都非常的固定也非常的局限,大家生活中所用到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于家庭的教育。人们如何与家人相处,就会如何与陌生人相处;人们怎样看待家庭,就会怎样看待组织。这不是一种臆想,因为在你输入知识的那几年里,你就是这样认识这个世界的,在以后的输出中又有多少人会打破认知呢?

可能出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缘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了解了非常多关于家庭关系的内容。这几年,“原生家庭”的作用被很多人研究。跟主流思想一致,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会觉得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的作用近乎决定性,但生活告诉我人的能动性可以改变这种影响。但没有人可以否认,原生家庭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性格和价值观。我们从原生家庭里习得沟通、关爱、交往、处理情绪的方式,然后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如果后天不去刻意地干预,人们几乎很难更改这些方式在灵魂里打下的烙印。

我对于“家”的感觉有非常深刻的执念,我既希望有人疼爱又很排斥别人跟我过分亲近。最开始我很不理解这种现象,随着我不断的学习,我开始发现,我对原生家庭的依赖并不是很强烈,我所谓的执着只是对我自己建立的家的执着。我很排斥父母给予的关心,在他们看来适度的关怀在我这里都是超量的。相反,我对男友的依赖程度会更大一些,我更希望获得他的回应、关注和爱护。

《亲密关系》里讲,人们对另一半的期望其实都是对自己的期望,而这些期望来自于自己童年时候在家庭中受过的伤。小孩子无法反抗大人,于是这些受过的伤会进入到潜意识中,它们在漆黑的潜意识中等待着一个自己选择的自以为安全可靠的人爆发出来。的确如此,小时候的我被奶奶带大,我的话语很少得到大人的回应与肯定,于是我时常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希望自己得到回应与认可。这些都在我与男友的相处中一点点地表现出来,我会对有他的地方产生家的执念、对他的回复有所期待。

也许你跟我一样,希望自己能够离开父母有属于自己的“家”,但你从心底里对原生家庭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呢?

幸福的人无论离家多遥远,永远会觉得家是全天下最温暖的地方,当他有了快乐他会把它分享回去,当他有了悲伤他会默默回去疗愈。

那么,不幸的人呢?

他们在心里并不会拒绝“家”的温暖,求不得才会放不下,他的“家”带给他多少痛苦,他就会对“家”产生多少的渴望。

无论是对我们影响深刻的原生家庭,还是我们自己建立的新家庭,那都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地方。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我们走向何方,无论我们走了多远,我们始终都会记得,有一个地方是我们早晚都要回归的地方。

共同交流成长啊~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