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彭小六
用文字记录我和这个世界的变化
今天看啥  ›  专栏  ›  彭小六

我们能不谈学习吗?

彭小六  · 简书  ·  · 2017-12-28 22:04

文章预览

图片来自网络

1.

在肯·罗宾逊的《发现你的天赋》(finding your element)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故事:
布朗尼·维尔(Bronnie Ware)是一位曾经做过多年临终关怀的作家。
她的病人承受无法治愈的疾病,也知道自己即将死亡。
在他们生命的最后3-12星期里,当维尔问那些临终的人们,他们的人生里是否有什么遗憾,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他们想要改变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惊人的相似:

  • 我希望我当初有勇气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不是他们希望我过的生活
  • 我希望自己不要那么拼命工作
  • 我希望能有勇气表达自我
  • 我希望一直很朋友保持联系
  • 我希望能让自己更快乐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提终身学习,却没有人提快乐这件事呢?

2.

《绕着大毛球飞行》的开头是这样的:
作者每次去学校演讲,总是先介绍自己是一个艺术家,然后环顾四周,问小朋友们“这间屋子里有多少艺术家”。,

每次情况都是一样,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举手了,恨不得蹦起来够到天花板上
二年级的小朋友一半举手,但是都老老实实
三年级的小朋友1/3的人举手,而且是扭扭捏捏
到了6年级,没有人举手了,大家都左顾右盼,看哪个不正常的会举手。

作者无奈的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所有的艺术家都转学去上艺校了?

3.

学习一个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做训练营呢?
21天,6节课,每节课60分钟+30分钟问答。
好傻啊。

你拿着手机,一段语音一段语音地听;
我在那头一段一段地讲,可能这个训练营我已经讲过好几期了。
你听到的都是我稳重地满满套路的声音。

为什么我们不一起用一个月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呢?

比如大家一起学习一个连六哥都很想学习的领域。
比如了解U型理论(我现在正在焦头烂额又无比好奇地学习中)。

我们会怎么做?
我们先看一本书,六哥讲讲这本我们可以怎么读,用到什么阅读方法。
然后,我们读读看;
然后我们
——会遇到麻烦。

真的会哦!
这本书我们速读一遍发现只了解了结构和几个概念。
对,这本书我们99%的部分我们没有读懂。

3.

我的天,我们怎么办呢?
总有办法的,是吧?

嗯,我们先发一个朋友圈,假装自己很有学问的读完了这本书。
然后多问一句:有谁还读过这本书,或者有上过类似的课程吗,欢迎推荐交流。

于是,很快,你就知道,这本书确实很坑爹。
但是,有免费的视频课,有更通俗版的书,还有专门的培训课程呢。
甚至还有朋友直接推送他认识的专业人士给你认识。

我们再试试深度阅读,试着去找几篇公众号文中做碎片阅读?试着自己动手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各种素材,整理到印象笔记?

这就好玩了。
我们原本只想读懂一本书,现在变成:我们需要跟这个领域的行家聊,我们要去读更多的书,上更多的课。
但是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因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我们就是想搞清楚什么是该死的“U型理论”,以及我们可以怎么用它改变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放弃;
但是如果,我是说如果,你对他们有一点点好奇心,你就会继续下去的。

4.

戈登·麦肯齐(Gordon Mackenzie)在《绕着大毛球飞行-寻找工作的从容轨道》中说: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时候,他们没有飞行执照的。

两年前,我在简书上写文章的时候,可没有学什么起标题的18招,写爆款的6个心法。
怎么好玩,怎么能让看文章的人看明白,觉得有用,可以照着做,不就好啦吗?

如果你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学习,没有什么值得你开心。
那就去读诗歌,去看神话故事,去看美术,去想象,去做白日梦,去听戏剧,去看魔术··· ···
然后我们再谈学习吧。


我是小六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