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晨壹投资
重新定义成长/Growth Redefined
今天看啥  ›  专栏  ›  晨壹投资

并购退出并非坦途,产业方才是买家主力

晨壹投资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06-23 2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投资机构在面对国内IPO节奏趋缓和二级市场估值回调时的退出策略,以及并购基金的发展在其中的作用。文章回顾了美国资本市场退出模式的变革历史,特别是VC和PE的退出渠道变化,分析了产业方和并购基金在并购退出中的角色,并考虑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国资本市场退出模式的变革历史

从IPO退出为主逐渐转变为并购退出为主,这一过程既受外部环境影响也反映了PE、VC行业的演进。

关键观点2: VC和PE的退出渠道变化

VC和PE在面对相似的周期调整和政策变革时,最终殊途同归,并购退出的比例均高达90%以上。

关键观点3: 产业方和并购基金在并购退出中的角色

产业方是并购退出的主要买家,而并购基金则是重要的补充力量。

关键观点4: 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注册制改革后,上市公司面临成长压力,产业方未来可能成为并购主力,并购基金也将成为推动力量。


文章预览

面对国内IPO节奏趋缓和二级市场估值的回调,许多投资机构都在寻求新的退出策略或是增强资产流动性的方法。过去美国资本市场也曾经历过几次显著的退出模式变革,最终形成了以并购退出为主的局面。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外部环境的助推,也折射了PE、VC行业的演进。产业方自始自终都是最主要的买家,随着并购基金的发展,PE也成为买家的主要补充力量。 海外两次大危机,迫使VC从IPO退出转向并购退出为主 VC基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6年ARDC(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和J.H. Whitney & Company的成立。1971年纳斯达克开市为科技公司提供了重要的资本市场平台,1972年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等VC基金的建立,则标志着现代机构化VC的发展壮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IPO一直是VC退出的主要方式,最高占退出数量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