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的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支教、课程开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文章还强调了北师大“优师计划”和“志远计划”毕业生的贡献,以及学校将继续助力乡村振兴和国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师大学生支教活动
北师大学生前往紫云县开展支教活动,涉及课程开发、问卷设计、焦点小组访谈等,旨在提升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
关键观点2: 北师大“优师计划”和“志远计划”的贡献
北师大已有多名毕业生通过“志远计划”成为紫云县民族高级中学的教师,助力乡村振兴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3: 教育之光照亮更多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表示将继续以“造血式”服务助力国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文章预览
北师大学生实践团: 让教育之光照亮更多未来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迎来2024级新生。来自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乡的陆双虎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的一名师范生。 校园中,陆双虎与曾经的支教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大三学生彭雪重逢:“老师变成师姐了,我也选择了你的路!” 北师大研究生与乡村教师共同探索AIGC+课程设计 校方供图 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派出学生实践队员前往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和关岭县,以“扶志”和“扶智”双线索开展调研和支教活动。作为参与当年活动的学生,陆双虎因此与北师大结缘。2024年夏天,北师大学子再赴紫云,围绕“学生心理健康”和“教师数字素养”,提供面向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造血式”服务。 课程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