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杭州最后的电报员任宏的故事。随着杭州即将全面停止电报业务,任宏面临职业生涯的结束。他见证了电报的黄金时代,也曾面对电报的最高峰。现在,他继续在报房里工作,处理仅剩的待发电报。尽管电报已经在时光中老去,但任宏仍然坚持把最后一班岗站好。他面对时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对电报的深深烙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任宏是杭州最后的电报员,面临职业生涯的结束。
随着杭州全面停止电报业务,任宏的职业生涯也即将结束。他见证了电报的黄金时代,面对这一变化,他仍然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关键观点2: 任宏曾经面临电报的高峰期。
在电报的黄金时代,任宏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电报。他通过培训和努力,掌握了《标准电码本》上的汉字编码,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电报员。
关键观点3: 任宏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随着BP机、小灵通、手机的出现,电报的数量逐渐减少。任宏也经历了从电报员到电信各种业务的经办者的转变。他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变化,为民众服务。
关键观点4: 任宏对电报有着深深的烙印。
尽管电报已经不再是主流通信方式,但任宏仍然坚持用传统的电报方式发送电报。他说这两个字一直在脑海里有深深的烙印,他想把最后一班岗站好。
关键观点5: 任宏面临退休,对职业生涯感到满足。
任宏的工作使命即将完成,他感到这是一种荣誉。他善始善终地完成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文章预览
“7022 3109 2477 5116 1149 0637 0787 1947 5280 0207 1819 3057 1317。”(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5月1日起,浙江杭州将全面停止电报业务,全国可提供发报业务的城市将只剩北京。 对于 杭州最后的电报员任宏 来说,和电报44年的缘分,仅剩最后2天。 他见证了电报的黄金年代 3000字电码倒背如流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惠兴路9号,清晨7点半,60岁的电报员任宏提前一小时到岗了。 距离杭州全面停止电报业务还剩2天,这家距离西湖畔几百米的电报报房,几个月来收获难得的关注。 在15平方米的小隔间里,对着泛黄的铁皮柜、熟悉的老式办公桌,任宏已经连续工作了二十多天。久违的是桌上两大摞、一千多封等待发出的电报。在这轮热潮之前,任宏和同事一年经手的电报数量不过二三十封。 任宏也同样见识过电报的最高峰。 1981年,初中毕业的他通过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