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遇到的导师PUA问题,具体表现为持续否定人格、制造恐惧与依赖、剥削与边界模糊以及矛盾操控等行为。文章提醒选导师是个技术活儿,需要注意导师的行为特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导师PUA行为的四种表现
文中详细列举了导师PUA行为的四种表现,包括持续否定人格、制造恐惧与依赖、剥削与边界模糊以及矛盾操控,并给出了具体的例子。
关键观点2: 导师PUA行为的现实影响
文章指出这些PUA行为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原型,并且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观点3: 选导师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选导师是个技术活儿,需要注意导师的行为特点,也提醒了遇到此类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文章预览
自从我开始读研究生以来, 听到、看到、收到 很多 同学对自己导师 的吐槽 。 一些同学觉得自己被导师PUA了,觉得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过得很煎熬、很难受。 所谓的PUA,确切来说是现在主流观点下的PUA,是指通过贬低、操控、孤立等手段摧毁对方的自我价值感,实现权力控制。 作为学生,导师的PUA行为通常表现为: 1. 持续否定人格 他们会高频地使用侮辱性语言,比如: “你这种智商根本不适合搞科研”, “就你这傻x还想毕业”, …… 他们会将学术问题泛化为对个人的全盘否定: “观点错误=你这个人没用”。 2. 制造恐惧与依赖 一些导师喜欢用威胁性言论恐吓自己的学生,比如: “不听话就别想毕业”, “离开我你什么都不是”, …… 他们还会刻意切断学生与其他导师、同侪的交流机会,从而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依赖和盲从。 3. 剥削与 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