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华北等地即将迎来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天气,北京市发布了近10年来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文章详细解释了此次大风天气的成因、特点、影响及预计持续时间。此外,还提及了狭管效应、冷涡系统等相关概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风天气情况
华北等地即将迎来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天气,北京市发布了近10年来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预计风力强劲,可能会使部分站点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的大风极值。
关键观点2: 大风成因及特点
此次大风主要受蒙古国生成的冷涡影响,由于近期气温回升明显,锋后冷空气势力较强,气压梯度大,容易产生地面大风。春季冷暖空气激烈对峙,气压梯度很强,高空强风动量下传等因素也加剧了风力的增强。
关键观点3: 大风的影响及预计持续时间
预计此次大风将持续到4月13日,其中最强时段在12日白天。华北地区普遍会出现5至7级的偏北风,阵风风力会达到12至13级左右。大风天气可能会对建筑物、树木等造成破坏。
关键观点4: 相关概念解释
文章中提及了狭管效应、冷涡系统等相关概念,并解释了其在大风天气中的作用。
文章预览
本周末 华北等地将迎来 “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大风 4月10日 北京市发布了近10年 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 “从目前的预报情况看 北京市平原地区阵风9至11级 山区阵风11至13级 具有一定的极端性”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表示 此次的极端大风天气 可能会使部分站点接近或突破 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大风极值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解释 此次大风主要受4月10日 在蒙古国生成的冷涡影响 “由于近期冷锋前气温回升明显 锋后冷空气势力较强 气压梯度大 在冷空气和锋面气旋的共同影响下 容易产生地面大风” 马学款表示 风是空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的 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快 春季冷暖空气激烈对峙 气压梯度很强 从而极易产生大风 同时,叠加高空强风动量下传 在一些峡谷甚至一些高楼之间 容易出现狭管效应 使地面风力进一步增大 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