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近三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创新通道中涌现的本土创新产品。文章分析了创新医疗器械的主旋律、创新趋势、创新主航道以及部分治疗领域的创新结构变化。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国产创新产品的改进升级和颠覆性萌芽,以及基于2014-2022年产品数据的国产厂家创新情况。最后,文章提出了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正处于关键历史机遇期,过去三年出现关键趋势和变化。
医疗器械行业紧跟医药行业步伐,鼓励创新逐渐走向实处。国家持续鼓励创新医疗器械,推出创新器械加速审批通道和地方奖励政策。中国医疗器械创新活力不减,创新程度划分为主旋律“腾笼换鸟”,创新主航道心血管热度加剧,体外诊断热度回落等。
关键观点2: 治疗领域分布变化明显,部分领域创新结构出现变化。
心血管领域热度加剧,神经和骨科创新热度提升至前三。部分治疗领域近三年已出现创新结构变化,如大放和微创外科进入3.0“改进”时代,骨科和眼科依托技术优势聚焦细分适应症类4.0产品萌芽。
关键观点3: 国产创新产品出现改进升级和颠覆性萌芽。
基于2014-2022年产品数据分析,国产厂家创新3.0聚焦“四新”,即新材料、新算法、新适应症、新设计。近三年来,创新3.0的全球首发改进产品出现明显的创新路径升级。国产颠覆式创新土壤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持续完善,产学研医联动孵化了中国“颠覆式创新”的种子。
关键观点4: 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需策略先行,研发提效,生态共赢。
企业追求创新升级需结合外部环境、自身阶段和禀赋,明确研发规划,优化资源分配。提升研发效率,推进产品快速上市,打造临床洞察能力。打造创新生态,重视与研究型医院的合作,推进与高校、研究所的合作,收获创新果实。
文章预览
“中国创新”正处于关键的历史机遇期。曾几何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以满足基本医疗需求为本,到2000年左右,开始在中低技术壁垒领域实现国产替代,2010年左右,高技术壁垒领域开始出现创新热潮。 为研究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之路,BCG成立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专项课题组,基于深刻行业洞察和前沿趋势,于 2022年推出系列研究报告 。近三年过去了,中国医疗器械创新有哪些关键的趋势和变化?未来重磅产品可能在哪些领域诞生?如何依托中国特色的临床需求和行业环境实现高速发展,缩小与领先国家的差距?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BCG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专项课题组深入分析了过去三年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通道的产品,结合项目经验、访谈和原创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洞察,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文章,帮助读者获得关于中国医疗器械创新最新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