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基于《中华医典》文献挖掘,研究膝痹的用药规律。通过对107首治疗膝痹方药的深入研究,发现膝痹用药多为辛味、温性、归脾肝肾经,功效以强筋骨、补肝肾为主。文章还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揭示了药物之间的关联和组合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膝痹是中医痹证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膝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挖掘,探讨膝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
研究以《中华医典》为数据源,通过设定关键词进行检索,提取文献中的中药方剂。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筛选,对方剂进行中药频次统计、中药属性分析、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
关键观点3: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治疗膝痹的常用药物包括牛膝、当归、甘草、羌活、川芎等,这些药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止痛等功效。药物属性以辛味、温性为主,归经以脾肝肾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揭示了药物之间的关联和组合规律,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四类。这些结果提供了从肝脾肾论治膝痹的思路。
关键观点4: 讨论
文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阐述了药物选择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际应用。通过与现代诊疗规范用药的比较,强调了挖掘古代医籍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总结了治疗膝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参考。
文章预览
膝痹属中医痹证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膝部疼痛,或伴酸软、沉重、肿胀、屈伸不利、骨鸣等。西医称之为膝骨关节炎(KOA)、原发性增生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患病率达50%,75岁高达80%,致残率53%。西医治疗主要是依靠非甾体抗炎药或关节腔注射透明酸钠等,严重者予手术治疗,不仅费用高,而且还存在不良反应,因此中医药治疗膝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数据库,对其中关于治疗膝痹的处方进行整理,研究其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思路和方法。 1 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膝痹”“膝痛”“膝肿”等作为关键词,通过对第 5 版《中华医典》中“方书类-综合方书”部分的中医典籍进行检索,由两名人员独立提取文献中涉及的中药方剂。 1.2 纳入标准 1)参照《中医病证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