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模拟项目CHAPEA和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月宫一号”实验,涉及志愿者在模拟火星环境中长时间隔离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两个项目的目的和实验结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国NASA的CHAPEA项目模拟火星环境,进行长时间隔离实验。
四名志愿者参与,进行为期378天的模拟火星表面生活,旨在研究长时间隔离对宇航员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观点2: CHAPEA项目的志愿者工作和报酬情况。
志愿者需完成科研任务和模拟故障处理,网络延迟设置为与地球存在22分钟的延迟以模拟火星通信延迟。志愿者每小时报酬为10美元,全年报酬约5.8万美元。
关键观点3: 中国的“月宫一号”实验。
该实验高度隔绝,志愿者在微生态系统内生活,进行长时间隔离任务,期间种植蔬菜、分享收获,学习处理废物等。实验总时长达到370天。
关键观点4: 两个实验的相似之处和目的。
两个实验都旨在研究长时间隔离对人类的影响,同时模拟火星环境以准备未来的火星探索任务。
文章预览
2024 年 7 月 6 日,美国休斯敦,四名志愿者打开了隔离舱门,他们从“火星”回到了地球。 这四名志愿者并没有真的前往火星,他们参与的是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的一项火星模拟项目。项目名称为乘员健康和性能探索模拟 (Crew Health and Performance Exploration Analog,CHAPEA) 任务。 CHAPEA室内情况。图片来源:NASA 模拟火星营地 地球和火星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每两年才有一次火星探测窗口。所以未来宇航员一旦登陆火星,那么他们需要在火星上生活相当一段时间。所以 NASA 设立了 CHAPEA 任务,提前模拟宇航员长期与外界隔离生活,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 为了模拟真实的火星基地, NASA 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了一个 158 平米的火星基地。 向火星运送建筑材料的成本过高,就地取材使用火星土壤 3D 打印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这个 158 平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