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华思联认证

饲料厂生物安全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华思联认证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农业  · 2024-09-26 11:2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饲料生产各环节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点,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为降低饲料生产环节中的生物安全风险,促进饲料工业及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文章涵盖了饲料原料、进出车辆及工作人员、其他进入饲料厂的物资、可能进出饲料厂的动物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等方面的生物安全风险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饲料生产中的生物安全风险点

包括饲料原料、进出车辆及工作人员、其他进入饲料厂的物资、可能进出饲料厂的动物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等环节的生物安全风险点。其中涉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益生菌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病菌,菌群结构不平衡可能影响断奶仔猪的肠道屏障功能;饲料原料储存不当会滋生霉菌,可导致猪霉菌性肺炎等问题。

关键观点2: 饲料厂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包括饲料厂安全等级分区、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等方面的防范措施。其中软件建设即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范的制度、工作标准和岗位生物安全防范操作规范;硬件建设包括添置、设立、储备相应的防控物资和防控设备,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能够被有效执行。

关键观点3: 消毒剂和消毒效果评估

介绍了饲料厂应选择的中效消毒剂及其作用,以及消毒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含氯类、碱类、醛类等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通过消毒后采样检测,结果为阴性表明达到预期消毒目的。

关键观点4: 企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控

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包括执行各项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加强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以及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等内容。


文章预览

近年来禽流感、蓝耳病、非洲猪瘟等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时有发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困扰和损失,促使养殖企业采取更加严格科学的防疫措施。成品饲料作为养殖场的物资是病原传播媒介之一被纳入防疫的重要节点,车辆、饲料、兽药等物资进入养殖场前应进行严格消杀流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北京市地方标准《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DB11/T 1799—2020)也对进入生猪养殖场的饲料进行了规范。饲料生物安全即饲料通过动物进入食物链后对食物链成员生命活动的影响性质和程度。 饲料安全管理制度是养殖场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厂生物安全防范即对饲料生产环节进行评估,找出风险点,再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解决方案。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用高效便捷的设备,以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