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山东科技大学赵媛媛和唐群委等人如何通过引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胶体稳定剂到碘化铅(PbI2)胶体溶液中,成功稳定了钙钛矿悬浮液中的胶体颗粒,形成了具有均匀孔分布的PbI2薄膜,为后续钙钛矿薄膜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通道和空间。这种方法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效率,基于EDTA的FA0.97Cs0.03PbI3器件在连续照射1000小时后仍能保持初始PCE的90%以上。文章还提供了学术交流群和科研合作微信群的联系方式和加入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钙钛矿薄膜的重要性
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对于制造高效且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至关重要。
关键观点2: EDTA的作用
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胶体稳定剂,通过形成螯合物增强了胶体颗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效应,从而稳定颗粒并抑制无序运动和过度聚集。
关键观点3: 薄膜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甲胺碘(FAI)和EDTA分子的置换减缓了结晶过程,形成了具有大晶粒和低缺陷密度的钙钛矿薄膜。
关键观点4: 器件效率的成果
基于不同钙钛矿材料的器件效率达到了显著的水平,基于EDTA的FA0.97Cs0.03PbI3器件在连续照射1000小时后仍保留其初始PCE的90%以上。
关键观点5: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方式
文章提供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联系方式,包括QQ群、微信群等,方便海内外科研人员加强合作和交流。
文章预览
高质量的钙钛矿(PVK)薄膜对于制造高效且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至关重要。然而,不稳定的钙钛矿悬浮液中的胶体颗粒常常阻碍低缺陷密度的晶体薄膜的形成。 在此, 山东科技大学赵媛媛和唐群委等人 将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胶体稳定剂引入到碘化铅(PbI 2 )胶体溶液中。EDTA与Pb2+形成螯合物,增强了胶体颗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效应,从而稳定了颗粒并抑制无序运动(布朗运动)和过度聚集。 结果,形成了具有均匀孔分布的PbI 2 薄膜,为后续钙钛矿薄膜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通道和空间。在薄膜形成过程中,甲胺碘(FAI)和EDTA分子的置换减缓了结晶过程,最终形成了具有大晶粒和低缺陷密度的钙钛矿薄膜。 通过这种方法,基于FA 0.97 Cs 0.03 PbI 3 的器件效率为24.05%、CsPbBr 3的器件效率为 11.08%以及FA 0.945 MA 0.025 Cs 0.03 Pb(I 0.975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