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万事屋
文献总是乏味,科研一向无聊,“实验万事屋”旨在拯救医界同仁于寂寞无聊,每天坚持抖落科研内幕,分享实验心得,搜集科研资讯,激发您的科研兴趣,传授实用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做不做科研,从医之路大不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今天看啥  ›  专栏  ›  实验万事屋

博士生发的16.7分SCI,思路竟然这么清晰!看了这重庆医科大学的线粒体自噬的文章,这才是科研该有的样子……

实验万事屋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16 08:20
    

文章预览

昨天咱们探讨了重庆医科大学发表的一篇影响因子高达16.7 分的文章,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篇文章究竟是以怎样的思路孕育而生的( 所有的科研文献,追根溯源,本质上都是 “假设→验证→假设迭代” 这一过程的产物,不清楚的可以去看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列文虎克读文献》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 ): 这篇文章最初聚焦于脑部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对细胞产生的影响。研究团队借助体外模型发现,CIRI 发生后,细胞内会出现活性氧(ROS)累积等一系列现象( 这就是通过归纳法将ROS的产生与CIRI联系了起来,两者的联系,就是接下去他们进一步提出假设的起点,归纳法也就是通过归纳总结,为假设提出奠定基础的关键,不清楚归纳法的话,可以去看看《列文虎克读文献》和《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