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纳米人

斯坦福&牛津Nature Materials:层状氧化物电极材料新发现,挑战传统!

纳米人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10-22 08:2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旨在研究层状氧化物材料(LMR)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氧损失问题,特别是锂含量与氧损失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关键问题并介绍了新技术方案的优势和细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富含锂和锰的层状氧化物材料(LMR)是锂离子电池有潜力的正极材料,但脱锂会引发不可逆的氧损失,这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降解模式之一。

关键观点2: 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层状氧化物材料脱锂过程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 锂含量与氧损失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明确;2. 氧损失的动力学和机制知之甚少。

关键观点3: 新思路和技术方案

斯坦福大学等研究者通过使用具有长开路电压步骤的循环方案,研究了Li 1.18–x Ni 0.21 Mn 0.53 Co 0.08 O 2–δ电极中氧的非化学计量性与锂含量的关系。发现即使在适度脱锂的情况下也观察到了大量的氧损失,并揭示了氧非化学计量对LMR材料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氧空位形成的能量学等关键技术细节。

关键观点4: 技术优势

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认知,实现了低上限容量截止值下的氧损失观察,建立了化学膨胀与氧损失之间的直接联系,并揭示了氧损失与材料机械退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观点5: 技术细节

通过控制LMR-NMC电极的锂含量,系统地研究了氧损失与锂含量的关系。发现氧损失与材料的机械退化直接相关,异常大的化学膨胀系数可能导致晶格膨胀,引起材料开裂。此外,还研究了氧空位形成的能量学、OCV弛豫期间的电压变化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