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邀请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刘慈欣进行学术交流,并颁发“润心导师”聘书。刘慈欣分享了自己对于能源和未来的想象,并与中石大的科研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中石大还与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科学创意写作与传播研究中心”,推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的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刘慈欣受邀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学术交流
刘慈欣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被邀请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润心讲堂”,分享对能源和未来的想象。
关键观点2: 刘慈欣分享关于能源领域的设想
刘慈欣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地火》提出了一个关于能源开发的技术设想,揭示了能源开发中的潜在风险与环境代价。
关键观点3: 中石大与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
为了推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的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科学创意写作与传播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结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推动学科间的深度协作与优势互补。
关键观点4: 活动强调科幻文学在审视能源技术与环境责任中的作用
刘慈欣和其他嘉宾强调科幻文学超越时代的藩篱,能引领人们审视能源技术的未来与环境责任的紧密相依。此外,公众的参与和教育的普及也是推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事业全面实现的重要因素。
文章预览
12月13日,作为一所能源特色鲜明的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迎来了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刘慈欣做客学校“润心讲堂”。 刘慈欣与中石大青年学子分享对能源、对未来的想象。 中石大副校长 张广清为刘慈欣颁发“润心导师”聘书。 在科幻文学中,能源是重要的创作元素和灵感来源。刘慈欣的《地火》提出一个大胆的技术设想,通过煤矿地下气化的实验,揭示能源开发中的潜在风险与环境代价。 在现实研究中,能源技术最有可能发生颠覆性突破的方向是什么?中石大教授冯永存介绍到,有“更深”和“更致密”两个方向。 “更深”指的是深地和深水,目前我国深地钻井已达到1万多米特深地层,可以直接获取万米地下的地层信息;深水钻井作业能力也达到1500米以上,进入超深水作业时代;同时,我们向更加致密的岩石中获取非常规油气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