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两款六代机的试飞进展以及美国对此的反应。文章提到美国著名军事网站《1945》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质疑沈飞六代机的实际性能,认为其可能是“会飞的纸老虎”。同时,文章通过冷战时期苏联战略欺骗的先例来讨论外界对沈飞六代机技术性能的误解。并通过《简氏防务周刊》的介绍来阐述沈飞和成飞六代机的技术特点与作战定位的不同。最后提到美国对追赶中国六代机发展的困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两款六代机进入试飞快车道,引发美国关注。
外界对中国沈飞六代机的技术性能与任务用途存在疑虑,有观点认为其是“会飞的纸老虎”。
关键观点2: 冷战时期苏联的战略欺骗为文章提供了讨论背景。
文章通过苏联米格-25截击机的例子说明战略欺骗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关键观点3: 沈飞六代机的技术性能与作战定位。
文章介绍了沈飞六代机的技术特点,包括主翼设计、全动翼尖方向舵、推力矢量技术的运用等。并阐述了其作为单座战斗机的作战定位,兼顾海军航母的舰载型。
关键观点4: 美国对追赶中国六代机发展的困难。
文章提到美国空军和海军的六代机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追赶中国两款六代机的进度困难较大。
文章预览
随着中国的两款六代机频繁升空,进入了试飞快车道,美国人就像是打翻了醋坛子,酸味越来越浓。 据美国著名军事网站《1945》的文章称,由中航工业沈阳所研制的这款六代机,不是“游戏规则改变者”,而是一只“会飞的纸老虎”。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专栏作家艾萨克·塞茨,他认为,目前外界对沈飞六代机的技术性能与任务用途很不明确,该机看起来更像是为吓唬西方国家而制作的“模型”。他还表示,这种事例在冷战时期屡次上演,尤其苏联是战略欺骗的集大成者。那么,沈飞六代机真是一只“纸老虎”吗? 艾萨克·塞茨提到,苏联在冷战时期进行了大量的战略欺骗,多次通过夸大武器装备性能成功地戏耍西方世界,以至于让西方产生了严重的焦虑。例如米格-25截击机刚一亮相的时候,曾被美国和西方推崇为“梦幻战机”。认为米格-25能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