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警告年轻人谨慎选择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鼓励年轻人去上班以积累人脉资源和行业经验。文章以一个99年女生的工作经历为例,探讨了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包括放弃未来发展可能性、需要持续的人脉支持以及岗位性质的限制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数字游民可能放弃未来发展可能性。
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个人发展停滞,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往往只涉及执行级的岗位,几乎不包含组织管理岗位。需要有人脉持续提供生意来源,且几乎永远只做执行岗。
关键观点2: 数字游民需要依赖人脉资源。
数字游民的生活依赖于广泛的人脉资源,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的收入往往来自于之前建立的人脉关系。文章指出,在巴厘岛或其他地方做数字游民很难积累人脉资源。
关键观点3: 年轻人应去上班以积累人脉和行业知识。
文章鼓励年轻人去上班,因为上班是积累人脉资源和行业经验的关键途径。文章提到文科生在就业时更需要依靠人脉和行业知识来找到合适的工作。
文章预览
最近数字游民这个词非常火啊,现在你不能说自己是无业的人,那实在是太低级了,要说自己是数字游民,听完一下子就脑补出一种,在巴厘岛/泰国,一个度假村,或者高级的咖啡店,盘腿坐着敲macbook的画面感。 就是这种味道: 我觉得数字游民是媒体渲染出来最sb的一个玩意了。劝年轻人去做数字游民简直是毒害他们。 特别是在咱们的国情下,35岁不失业都不错了,到时候你求着上班都没得上,还数字游民呢。 前几天,我见了个网友,是一个99年的女生,之前在北京的某个甲方上班,上了2年的班,原来是负责媒介的一些工作。因为也属于广告营销这个大范畴嘛,她就向我请教,以后职业发展怎么样比较好。 她跟我说,自己离职两个月了,不想上班了,因为上班太累太卷了,现在决定开始做数字游民。问我数字游民怎么样? 我问,你的收入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