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模型视角
一个资深数学建模爱好者的知识、视角和建模乐趣分享!
今天看啥  ›  专栏  ›  模型视角

便利店收银台边的货物摆放:生活中的经济学

模型视角  · 公众号  · 心理学 购物推荐  · 2024-10-20 11: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便利店购物时,收银台附近商品的摆放策略如何巧妙利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激发顾客的冲动消费欲望。文章提到了五个关键点,包括冲动消费的“心理陷阱”、边际效用递减的例外、需求弹性低导致的价格敏感度低、便利店收银台的“黄金地段”摆放策略以及社交证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冲动消费的“心理陷阱”

便利店收银台边上的商品通过巧妙的摆放迎合了顾客的冲动消费心理,尤其是在排队结账时的无聊或焦躁时刻,小物件容易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促成即时购买决策。

关键观点2: 边际效用递减的例外

便利店收银台附近的小商品单价低,购买它们不会让消费者产生过多的反思空间,因此在这个逻辑中很难引发效用递减,即时满足感远超其成本。

关键观点3: 需求弹性低的价格敏感度

小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低,价格变动对购买决策影响不大。消费者不会因为小商品价格上涨几毛钱就放弃购买。

关键观点4: 收银台的“黄金地段”摆放策略

便利店把利润率高、容易让顾客顺手拿走的小商品摆放在收银台边这个黄金位置,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资源,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关键观点5: 社交证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在排队时,可能会无意识地被前面的人购买商品的行为所影响,这种社交证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购买决策。


文章预览

今天我去便利店买东西,前面有几位老人在结账,我则在收银台边等着,百无聊赖地扫了一眼摆在旁边的商品。我瞪了好久那瓶收银台边上那个第二个半价的饮料,想着要不就买两瓶。走出便利店时,我不禁想:这本来不在我购物计划中的东西,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进入了我的购物篮?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便利店的商品摆放策略很“聪明”。尤其是收银台附近,那些小商品的摆放充满了 经济学的智慧 ,精心设计来“捕捉”像我这样的顾客的临时欲望。 1. 冲动消费的“心理陷阱” 便利店收银台边上的商品之所以这么有吸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们的存在正好迎合了“ 冲动消费 ”心理。排队结账时,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无聊或者焦躁,目光自然而然地会被这些小物件吸引。这里的商品大多单价低,购买它们不会让你觉得需要深思熟虑——几块钱的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