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AI的影响,主要讨论了破坏式创新理论、AI带来的失业恐惧以及AI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文章指出,需要抛弃道德信仰和科学技术先进性的想法,公正看待不同企业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同时,AI的发展将会带来改变,尽管会有短暂的转变,但最终会为人类带来长久的解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破坏式创新理论的讨论
文章讨论了破坏式创新理论,指出该理论有一定价值,但需要摒弃其道德信仰层面的倾向性,公正看待不同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关键观点2: AI带来的失业恐惧
文章通过农业发展的比喻,探讨了AI带来的失业恐惧,指出AI的发展将改变人类社会的工作方式,带来短暂的转变,但最终会为人类带来长久的解放。
关键观点3: AI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
文章讨论了AI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神经网络模型、行动器(actuator)等相关技术,指出AI的发展将会促进这些领域的进步,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文章预览
本文作者「有个梨」(微博:有个梨 GPT) 从经济学角度说说 AI。 网上有个流行的经济学观点是所谓破坏式创新理论,最简化的描述是谷歌微软这种创造大量程序员职位的高科技企业是破坏式创新里「创新」的一端,亚马逊零售和沃尔玛大量应用科技降低人力成本消灭职位是「破坏」的一端。 这个说法是美国一个教授搞出来的。很多人 buy in,尤其是在国内上过 EMBA 课的。 破坏式创新提出者 —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教授 谁在「创新」?谁又在「破坏」? 沃尔玛 CEO 董明伦(左)与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右) 我们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性,让人们觉得谷歌微软是好东西,沃尔玛不是个好东西。 但实际上不是如此。既然沃尔玛能够通过科技手段降低销售端的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那它也是在「普惠」社会,而且因为它的垄断能力相对高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