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景观及规划前沿
专注于景观生态学、城乡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智慧城市、交通规划、历史保护与文化遗产)、景观生态网络等相关方向的最新文献与资讯!欢迎投稿最新的科研进展、招聘信息、学术讲座、专刊征稿等相关资讯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景观及规划前沿

【Cities】多种出行方式对绿地可达性与房价的关系——以北京为例

景观及规划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9-06 10:0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北京市不同出行方式下的绿地可达性与房价的关系,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2SFCA)测量四个级别的绿地可达性,并通过空间误差模型(SEM)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方法探索绿地可达性与房价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发现,市政绿地和街道绿地对绿地空间公平的影响最大,而社区绿地的作用很小。不同出行方式的绿地可达性对房价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随着绿色空间的减少和特定的城市化进程,绿色空间的公平分配逐渐被认为是一个环境不平等问题,尤其是在南半球城市如中国北京。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

采用G2SFCA方法测量多种出行模式的四个级别的绿地可达性,利用SEM和GWR方法探索绿地可达性与房价之间的空间关系。

关键观点3: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市政绿地和街道绿地对绿地空间公平的影响最大,从步行和驾车到绿地的可达性看,市政绿地的增加加剧了空间不平等;相反,自行车可达性的空间不平等主要存在于二环之外。此外,研究发现推动绿地可达性对房价具有空间正溢出效应,但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同。

关键观点4: 研究结论

政策制定者应关注研究区域的边缘地区,制定适应城市空间重塑的政策,解决绿地环境和特定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中的不平等问题。研究为南半球国家的城市扩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并为全球南方城市的新区建设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了具体建议。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