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颜琪Echo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年少时,就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颜琪Echo

读《喜福会》有感(一)

颜琪Echo  · 简书  ·  · 2019-01-12 16:52

文章预览

文/颜琪Echo

图片来自网络

大学时,上精读课的时候读到了美籍华裔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精读课上选读了吴精美和她母亲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就专门去图书馆找来了看,读完后颇有触动。

喜福会是一个由四个中国家庭移民到美国后的故事。这四个家庭的母亲都是中国人,她们经历了中国最惨痛的战争时期,决定移民到美国,定居旧金山唐人街谋生。她们带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思想与自己的女儿发生了碰撞。不同的文化体验和教育经历让母女两代人有些很多生活矛盾和情感纠葛。

故事是单另分章由四对母女分别讲述的。其中《美国女婿拜见中国丈母娘》让我印象深刻。里奇第一次去薇弗莱的母亲家里吃饭,在餐桌上的表现另全家不满。在中国,拒绝夾第二筷子是十分失礼的。里奇不仅拒绝吃蔬菜,还当年批评丈母娘的厨艺不佳。

我对于这个故事首先想到的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流苏是一位守旧守礼法的中国传统女人,初嫁的人是来自西式家庭。她回门的时候,女婿一番好意带了不少礼物,本是皆大欢喜的事儿。但由于女婿的无礼使得白府上下不满,一场欢欢喜喜的家宴不欢而散。我们中国人的习俗是不肯当人面拆礼物的,西方人认为当面拆礼物并感谢对方是对送礼人的礼貌。这就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冲击,不同习俗的碰撞。

美式教育中,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女儿们不想母亲过多干扰自己的生活。如果女儿嫁人后,母亲不提前预约就来看望女儿是是十分不妥当的行为。女儿得了荣誉,母亲的自夸行为也使得女儿颇为不解。她们认为这是我努力得来的,和自己的母亲没有关系,母亲没有权利利用自己的荣誉到处夸耀。

三毛说人是有趣的生物,远离了人群。则是一点儿趣儿也没有的。文化则是促成不同人群的最主要原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促使不同价值观的人出现,与他们相处,是人与人的相处,也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

我的专业是英语,从小又比较喜欢读书。每当看到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乐趣,总觉得有趣。《喜福会》就是这样的书,不是什么很出名的书,但看起来很有意思。不多说了,去看吧。

俞飞鸿饰演的《喜福会》

写在文后的话:

① 如果喜欢的话,麻烦帮忙点亮小红心,你的鼓励对我意义很大。

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