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中权益类被动基金与主动基金规模的变化,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探讨了基金管理人如何应对市场变化。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权益类被动基金规模首次超过主动基金,成为行业里程碑。
截至2024年三季度,被动基金规模接近4.2万亿,比主动基金多了约2000亿。主动基金遭遇资金流出和负超额的双重打击,规模下滑。而被动基金则呈现持续且大幅度的增长。
关键观点2: 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差距的原因可能不在于“被动或主动”,而在于“场内或场外”。
场内ETF是被动基金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相比于场外基金,场内交易能满足交易型资金对于波段收益的需求,同时满足大资金的托底需求。
关键观点3: 场内ETF的优势和普及程度。
场内ETF具有交易便利、高效的择时、国家队增持市场的主要方式等优势。截至2024年9月30日,场内ETF规模超过3万亿,是场外的3倍。基金公司更倾向于发力场内ETF。
关键观点4: 基金管理人如何应对市场变化。
基金管理人明白场内比场外更好做规模的道理,从首发、持营上、甚至管理费上都做足了功课。最近一段时间,不少ETF开始降费,以吸引投资者。同时,对于指数小厂来说,场外基金规模相对较多,也可以通过特色指数增强产品来寻找机会。
文章预览
2024 年三季度,这应该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一个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 权益类被动基金的规模,首次超过了主动基金。 我根据基金定期报告做了一个统计,截至2024年三季度,被动基金规模接近4.2万亿,比主动基金多了2000亿左右。 一方面,主动基金遭遇了负超额+资金流出的双重打击 ,导致规模下滑。 自2022年以来,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下跌28.92%,同期沪深300下跌18.67%,跑输比较基准10%。 同时,投资者在面对下跌时,也出现了“越跌越卖”的情况。 我整理了一个数据,红柱是主动基金规模的环比增长率,蓝柱是同期偏股基金指数的涨跌幅。 可以看到,在市场下跌的初期,基金规模的缩水小于偏股基金指数的跌幅,说明资金至少没跑,还在逆势加仓。 但是,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基金规模的缩水幅度明显快于市场下跌幅度,顶不住压力的投资者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