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凤凰WEEKLY财经

被毁约,应届生的「社会第一课」

凤凰WEEKLY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7-26 16:2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记录了四位年轻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经历,包括被公司解约、重新寻找工作的过程以及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雪的求职经历和不愉快的解约经历

小雪是985硕士社工专业,应聘半导体公司人力岗。接到HR电话通知业务线缩减,需要解约。小雪感到害怕、委屈和迷茫。她提出了赔偿违约金的要求,但公司态度强硬。小雪参加了多场招聘会,最后签约了一家武汉国企的行政岗位。

关键观点2: 温杰的求职困境和对企业裁员的理解

温杰是二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秋招拿到一个offer,后因为研发岗位被裁。他参加了二十多场的科研竞赛,拿了多个奖项和专利。他分析了企业裁员的可能原因,并表达了对企业裁员现象的不满和无奈。

关键观点3: 妞妞的求职经历和对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感受

妞妞是211硕士心理学专业,秋招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通过实习的机会进入了一家银行。但经过多次面试后,最终被告知岗位暂停招聘。她感受到了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企业的无情。

关键观点4: 金娥的求职经历和对就业形势的看法

金娥是一本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她考研失败,参加学校校招也没有得到回应。在投医疗公司研发岗位时,经历了等待、期待、失望的过程。最后接到解约通知,但她决定继续寻找工作,并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


文章预览

那些不算愉快的电话里,HR告知解约时大多语焉不详,理由包含业务线缩减、内部改革、环境不好,或是人才盘点。有礼貌的公司,会附上一句“抱歉,对不起”。 今年春招结束前后,不少应届生都遭遇了被临时毁约的时刻,回溯过往,毁约也并非首次出现。愤怒与争辩之后,年轻人们将重心转向自救、索赔或降低预期,再寻一份新的机会。 这个夏天,依旧是有史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届,预计有1179万职场新人踏入社会。我们记录了其中几位近期的求职经历。 在这些堪称波折的求职故事中,985名校的光环不再是护身符,即便手握14个科研竞赛奖项和2项授权专利,最后也只能接受4000元月薪的现实,前一秒或许还是本专业拿到offer的60%就业幸运儿,下一秒就退回到剩下的40%之中,而被意外解约的学生里,甚至有清华大学的毕业生。 当承诺可以被轻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