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外世界
为神经外科医生搭建一个学习及业务交流平台. 分享世界神经外科最新进展及资讯。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神外世界

小脑及脑干出血解剖及手术入路选择

神外世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0-25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小脑及脑干出血的解剖结构以及手术入路选择。文章详细描述了小脑和脑干的位置、解剖结构、手术入路设计原则以及神经血管的相关知识。重点强调了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注意事项和关键技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脑及脑干出血的解剖特点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分为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脑干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脑干主要分腹侧和背侧两个面,具有重要的神经传导和联络功能。

关键观点2: 手术入路选择原则

手术入路设计应遵循就近原则,经血肿与小脑皮质表面距离最近处进行造瘘进入血肿腔。选择后正中入路或旁正中入路,根据血肿具体位置来选择。手术入路的选择原则包括手术路径最短、避免重要传导束和核团损伤、与血肿最大直径相吻合、能兼顾清除邻近部位血肿并解除脑积水等。

关键观点3: 内镜手术注意事项

内镜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血肿腔周围和深部的小脑组织,以免加重对三个小脑脚和小脑深部核团损伤。经枕下后正中-小脑延髓裂入路是通过自然间隙的锐性分离显露脑桥和延髓背侧,适合于清除脑桥和延髓背侧,尤其是破入第四脑室的血肿。打通脑脊液循环,缓解梗阻性脑积水。


文章预览

正文  小脑及脑干出血解剖及手术入路选择 小脑出血约占全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的10%,多发于小脑半球的齿状核周围,少数位于小脑蚓部,出血原因多为齿状核动脉破裂。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不仅适于清除小脑皮质的血肿,还可以同时清除破入第四脑室的血肿,恢复脑脊液循环。 手术入路设计应遵循就近原则,经血肿与小脑皮质表面距离最近处进行造瘘进入血肿腔。 根据血肿具体位置选择后正中入路或旁正中入路,后正中入路适于处理中线区血肿和破入第四脑室的血肿,旁正中入路适于处理小脑半球的血肿。 脑干出血多发于脑桥,约占全部病例的10%,常由于基底动脉供应脑桥的穿通动脉破裂所致,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内镜手术治疗脑干出血的手术入路是根据血肿的部位和形态来选择的,最常见的是血肿破向后方,进入第四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