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复旦大学宣布推行“教育教学3.0版”改革计划,减少文科招生比例至百分之二十,扩大新工科。这一改革引起社会关注。有人支持文科缩招,认为顶尖院校应保持适度规模的精英化文科教育,但普通院校需根据市场形势调整专业。随着AI等新技术的到来,文科就业率受到挑战,但文科仍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在院系调整中缩减文科,但后来重新发展文科院系,找回综合大学的定位。目前,文科面临尴尬处境,顶级院校在调整时需谨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复旦大学即将推行“教育教学3.0版”改革计划,减少文科招生比例。
复旦大学表示将降低文科招生比例至百分之二十,并扩大新工科。这一改革计划引起了社会关注,尤其是文科作为复旦的招牌,其改革备受瞩目。
关键观点2: 有人支持文科缩招,认为应根据市场形势调整专业。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忆粟表示支持文科缩招,但认为应聚焦中底部普通高校。他认为顶尖院校有必要保持适度规模的精英化文科教育,但普通院校需直面现实,调整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专业。
关键观点3: 文科就业面临挑战,历史上综合性大学曾缩减文科。
随着AI等新技术的到来,文科就业率受到挑战。历史上,一些综合性大学在院系调整中缩减了文科,但后来重新发展文科院系,找回综合大学的定位。这表明文科在社会发展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4: 文科面临尴尬处境,顶级院校在调整时需谨慎。
文科的尴尬之处在于其“无用性”,尤其是人文学科。顶级院校在调整文科时需谨慎,保持一点“道统在兹”的自觉,不必决绝地告别文科。同时,人们应保持对文科的敬畏,认识到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文章预览
作者 | 青柳 近日,复旦大学表示即将推行“教育教学3.0版”改革计划,文科招生比例从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同时扩大新工科,围绕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先进领域,组建6大工科创新学院。 这个消息很轰动,不夸张地说,文科恰恰是复旦的招牌。 有网友认为,如果连复旦都开始缩招文科,文科似乎真的岌岌可危。 日前,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忆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则提出了一个观点:“我支持文科缩招,但缩招更应聚焦中底部普通高校。” 他说,顶尖院校有必要保持适度规模的精英化文科教育,但中底部高校须直面现实:当文凭溢价消退,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必须转型。 文科,大多是不再和就业强关联的专业——就好比哲学专业,你很难相信它的就业方向是哲学家。 那么文科,终究要回应由技术浪潮带来的生存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