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风控学习知识体系搭建的经验,文章主要介绍了风控的重要性、范围、目标、数据的重要性以及策略模型的工作流程。对于初入门风控的人,文章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学习风控、理解风控底层逻辑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风控的重要性及范围
文章强调了风控在互联网业务中的无处不在,只要有交易就有风险,风控的目标是为了降低风险,保障业务的收益。
关键观点2: 风控学习的难点与建议
作者认为从0到1学习风控很难,但从1到10则相对容易。对于初入门的人,建议建立基础认知后,逐步查漏补缺,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思考重要性。
关键观点3: 数据的核心地位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数据的获取变得至关重要。在风控领域,数据被用来定义一个人,尤其是海量的数据,找的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关键观点4: 策略模型的工作流程
文章简要介绍了策略模型的工作流程,包括选择样本、定义好坏标签、匹配特征、选用算法训练模型等步骤。
关键观点5: 风控工作的核心
文章最后总结,风控的工作无非是去拿信息、去加工信息、去计算风险、去找到一个尽可能优的方程式。
文章预览
不少初入门风控的人可能会有些疑惑,如果想更深层地学习风控的相关知识,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风控的底层逻辑?本篇文章里,作者尝试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他有关风控学习知识体系搭建的部分经验,一起来看一下。 ———— / BEGIN / ————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有一些朋友问我,怎么学风控。 “最近刚开始学习下风控方面的知识,但是对其中的一些原理不是特别懂,请问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是商科背景的,想转行做数据风控,想咨询一些入行经验?” “我是运营岗,一直想转去做大数据风控,但是找那些资料看总不知道到底在干嘛,无法入门怎么办?” 这种问题每次都让我敲字无力,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知道我写的这些文章从来不是为了风控入门服务的,想入门风控的朋友最需要的是现成的工具,是标准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