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如一书

如何成长为专业教师

如一书  · 简书  ·  · 2019-04-29 22:50

文章预览

前几章谈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共同体,什么是好的教学。从这一章开始要谈教师的成长。无论怎么说,没有教师,教学就不会发生。

一、关上门的教学

教育界约定俗成的形成了自己的封闭模式,关起门来教师就是教室的王,缺乏足够的监督和同伴互助,虽然也有各种考核,但这种考核只关注的结果,而且考核的内容很有限且多是记忆性或者技能性的,不容易考核学生内在的、整体的素质,这就容易导致大家对真正好的教学的探究意识薄弱,因为“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即使很多人都意识到教学有问题,但因为考核机制的存在,因为急功近利的应试的需要,因为结果考核操作的便捷性,真正的教学共同体的形成一直动力不足,教育体制很难提供保障。

真正有志于教学改革和自我成长的教师不会放弃。帕尔默认为重点就是打开教室的门,增加同伴之间的对话。

具体怎么操作呢?

二、对话的新主题

教研是每所学校的常规工作,但实际效果一般都很差,更多的是浮于表面。根本的问题除了上面的自我封闭之外,还有不想被批评,聪明的同伴一般也不批评别人,导致研究的不是真问题。最根本的还是抓不住核心问题,教师对知识本身知之不多,浅尝辄止,也就发现不了真问题,没有知识作为基础的教学研究是空泛的。

帕尔默没有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是侧重于教学技术,这也无妨,他的策略是:“我们组成小组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彼此的教学法,而是在其他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的情况下,真诚地把我们自己的经验公开地说出来,同时持开放的态度去聆听。”

这一点就比较高明,没人喜欢被别人指出缺点,更重要的是缺点都会说,但解决策略一般人都含糊其辞或者说一些无用的废话(即说一些达不到的高飘技能)。要想建立一个对话的成长共同体,最好是各自都想成长,而且主动呈现自己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帕尔默的策略就很高明了,交流问题解决的经验,然后取长补短。

帕尔默侧重对人的心灵进行分析,所以通过隐喻的方式进一步审视自己的内心以及对教学原则的领悟。

帕尔默自己的牧羊犬隐喻自然很好,虽然可能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而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羊,但无论怎么说,好的教学一定是好教师营造的,只要这只牧羊犬不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威,而是专心保证羊群的吃草与安全,那就是很称职的牧羊犬(教师)。

(《教学勇气》第六章阅读笔记之一)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