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今天看啥  ›  专栏  ›  瞭望智库

秸秆还田领补贴,没有秸秆也领补贴……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10-18 07: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东北黑土地秋收时节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包括秸秆覆盖还田和免耕播种等。虽然国家每年投入数十亿元补贴资金推广保护性耕作,但一些地方存在政策落实“走样”的情况,导致黑土地保护成效打折扣。文章指出了问题的原因,包括秸秆覆盖率统计不精准、为完成推广任务而简单化落实等。同时,提出了严格监督加强科普等建议,并呼吁关注保护性耕作的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保护性耕作措施有效推广,试验田土质、粮食产量双提升

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长岭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玉米地里秸秆覆盖还田,保墒增肥,土壤风蚀减少,玉米产量稳定。专家连续多年的监测显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流失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积极影响。

关键观点2: 存在政策落实“走样”问题,秸秆还田补贴未落到实处

记者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走访了解到,一些地方推广不够,政策落地不实。存在没有秸秆覆盖仍享受补贴的情况。一些种粮大户为增加收入,将秸秆打包卖给生物质电厂,并未实际进行秸秆还田。

关键观点3: 问题原因分析

一方面,秸秆覆盖率统计不精准;另一方面,为完成推广任务,一些地方将任务落实简单化。此外,一些干部担心保护性耕作会增加秸秆焚烧风险从而担责,对秸秆离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关键观点4: 建议与期待

要进一步严格监督验收机制,结合计算机监测与基层的人工核验,依据秸秆覆盖量和耕作成本等指标综合评定补贴标准。同时,做好保护性耕作的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媒体、基层组织和种田大户等积极宣传保护性耕作的效果。


文章预览

正值东北黑土地秋收时节,收割后的玉米地铺满了金黄的秸秆。 把秸秆留在田里,到来年春耕时,农民直接用免耕播种机播种。 这种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的耕作方式,被称为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减轻黑土耕地风蚀水蚀、增加肥力保墒抗旱。当前,国家每年花数十亿元补贴资金推广保护性耕作。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落实政策“走样”,秸秆还田补贴“打水漂”,使黑土地保护成效打折扣。 文 |  薛钦峰 本文转载自 微信公众号“新华视点”(ID: XHSXHSD ) ,原文首发于2024年10月16日,标题为《秸秆还不还田都领补贴……警惕东北黑土地保护政策落地打折扣!》。 1 保护性耕作措施有效 试验田土质、粮食产量双提升 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长岭县部分镇村,秋收后的玉米地里铺着一层秸秆。 “今年收成不错,保护性耕作发挥了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