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双碳战略研究团队运营的“双碳情报”公众号报道了美国西北大学开发的一种混凝土制造新工艺,该工艺实现了高达45%的二氧化碳(CO2)封存效率,同时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文章还介绍了该团队的其他深度分析文章主题和原创声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国西北大学开发的新型混凝土制造工艺
该工艺实现了高达45%的二氧化碳(CO2)封存效率,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为混凝土制造提供环保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2: 混凝土储存CO2的两种方法
硬化混凝土碳化和新鲜混凝土碳化是混凝土储存CO2的两种主要方法,但存在CO2捕获效率低和能源消耗高等局限性。
关键观点3: 西北大学新方法的优势
西北大学的新方法改进了新鲜混凝土的碳化过程,通过在水泥悬浮液中注入CO2,有效提高混凝土对CO2的吸收效率,并保持良好的强度。
关键观点4: 研究团队的其他深度分析文章主题
双碳情报公众号还提供了多篇深度分析文章,涵盖全球范围内的双碳战略动态、技术研发进展等多个领域。
关键观点5: 原创声明和版权声明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双碳行动战略研究团队强调原创内容的重要性,并呼吁遵守转载和引用规定。
文章预览
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双碳战略研究团队运营的“ 双碳情报 ”公众号正式上线!重点跟踪报道主要国家和重要组织双碳相关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发展路线图、重大计划、重点项目等动态讯息,监测分析双碳领域国际前沿科技热点和发展态势。 美国西北大学开发CO 2 封存率达45%的混凝土制造新工艺 6月26日,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制造混凝土的新工艺,实现了高达45%的二氧化碳(CO 2 )封存效率。该工艺不仅能封存CO 2 ,还能确保生产出的混凝土在强度和耐久性方面都不受影响。 混凝土储存CO 2 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硬化混凝土碳化和新鲜混凝土碳化。硬化混凝土碳化是在室内高压环境下向已硬化的混凝土块注入CO 2 ;而新鲜混凝土碳化则是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直接向材料混合物中注入CO 2 。这两种方法都会使部分CO 2 与水泥反应生成固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