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今天看啥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成都理工大学彭强课题组 Angew:减少聚合物链间缠结提高给受体的共混性,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实现18.64%效率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06-24 18:0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大学彭强教授团队在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进展。他们通过设计新型聚合物受体材料,优化了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实现了能量转换效率的提升。文章详细描述了聚合物受体的分子设计、合成、性能表征以及在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和挑战

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重量轻、可溶液加工制备、热和光稳定性佳以及可制备成柔性薄膜器件等优点,但能量转换效率仍落后于最高效的聚合物给体:小分子受体体系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形貌的调控和给受体共混性是提升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关键。

关键观点2: 聚合物受体的设计与合成

彭强教授团队通过引入不同端基和BDD单元,构建了三个聚合物受体,优化了分子的构型和链间相互作用,提高了聚合物给受体的共混性和活性层形貌的稳定性。

关键观点3: 性能表征和测试结果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面张力测试、AFM测试等手段,证明了优化后的聚合物受体能够有效提高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加入聚合物受体PYF-T-o后,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至18.64%。

关键观点4: 研究成果的影响和未来展望

该研究为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彭强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高分子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为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预览

点击上方 “ 蓝字 ” 一键订阅 近年来,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因重量轻、可溶液加工制备、热和光稳定性佳以及可制备成柔性薄膜器件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分子设计和器件工程的共同努力,基于聚合小分子受体( PSMA )的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已突破 19% 。由于缺乏高性能的聚合物受体以及难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活性层形貌,致使大多数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仍落后于最高效的聚合物给体 : 小分子受体体系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对于本体异质结( BHJ )器件而言,理想的活性层形貌需要给受体之间具有良好共混性,从而确保激子的高效解离。除此之外,适当的结晶性和相纯度对于提高空穴和电子的传输是必要的。然而,由于聚合物给体( P D s )和聚合物受体( P A s )长共轭链间的强缠结以及显著降低的熵值,在很大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