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年来,一些针对大学生的“水赛”泛滥,以获奖证书可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项为噱头,吸引大学生报名并收取费用。这些“水赛”往往组织松散、含金量低,有的比赛人人都能获奖。大学生参与“水赛”的原因复杂,包括美化个人简历、跟风、被动“卷”奖项等,也与高校审核把关不严有关。治理“水赛”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对学生强化教育引导、规范市场供给端、高校加强审核把关等,以确保竞赛的诚信和公平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水赛泛滥的原因
一些针对大学生的“水赛”泛滥,以获奖证书可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项为噱头,吸引大学生报名并收取费用。这些“水赛”往往组织松散、含金量低,有的比赛人人都能获奖。
关键观点2: 大学生参与“水赛”的原因
大学生参与“水赛”的原因复杂,包括美化个人简历、跟风、被动“卷”奖项等,也与高校审核把关不严有关。
关键观点3: 治理“水赛”的方法
治理“水赛”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对学生强化教育引导、规范市场供给端、高校加强审核把关等,以确保竞赛的诚信和公平性。
关键观点4: 竞赛的诚信和公平性
“水赛”不该成为大学生评先评优的加分项,大学生更不该明知“水赛”还要去送钱。竞赛,关乎真才实学,更关乎诚信和公平的底线。
文章预览
一些中小学生花钱参加“水赛”的习气,正蔓延到大学校园。“随手拍张照,参加就有奖”“春节前投稿就有奖”……据报道,即将迎来寒假的大学生,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收到了满屏“竞赛通知”。不少竞赛举办方巧立名目,宣称获奖证书可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项,吸引大学生报名,而后收取报名费、证书费、冠名费等。 有的“水赛”奖项,仅在一个赛区获奖名单就有1000多行, 有的比赛甚至人人都能获奖。 报道截图 社交平台上的“水赛”广告 “参加就有奖,加综测分,有奖金”“报名费60元,获奖率65%以上”“‘国际’名头的赛事,报名费会普遍上浮”……不论从报名条件、奖额设置、主办机构等哪个角度看,“水赛”都含金量低、组织松散。 与其称之为“竞赛”,不如称其是“生意”;与其说是“报名”,不如说是“交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