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烦恼的来源以及如何处理烦恼。临床心理学博士的研究显示,烦恼来源于个体认知习惯对未知情况的悲观预测和心理恐惧。烦恼也可以是帮助个体解决问题的驱动力,或是生活的意义及积极态度的象征。然而,过度的烦恼可能导致负面情绪,需要倾诉和接受心理疏导。文章推荐了“预咨询”服务,帮助人们理解心理咨询、缓解压力和情绪,并了解是否需要心理咨询。服务完全免费,并且提供安全的空间来表达情绪。预约方式简单,只需填写申请表单并选择预约即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讨论了烦恼的多种来源和含义。
包括个体认知习惯、心理恐惧、解决问题的驱动力、生活的意义和积极态度等。
关键观点2: 过度的烦恼需要倾诉和接受心理疏导。
文章强调了及时倾诉的重要性,并推荐了专业的心理服务来接受心理疏导。
关键观点3: 介绍了“预咨询”服务。
该服务帮助人们理解心理咨询、缓解压力和情绪,并了解是否需要正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完全免费,包括预咨询的过程、时长、次数和形式等。
关键观点4: 预约方式简单。
只需填写申请表单并选择预约的学员,然后等待通知并进行预约。
文章预览
2024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你有没有整理过这段时间的快乐与烦恼呢?有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而开心?又因什么而烦恼困惑?或者为改变当下想改变的一切而寻求过任何支持呢?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对此做过一番研究,结果显示烦恼在一部分群体中来源于个体认知习惯性地对未知情况做最坏的打算,避免面对意外情况时巨大的心理落差与恐惧。在另一部分群体的认知里,烦恼为驱动力般的存在,能帮助个体更主动高效地解决问题。最后,烦恼还可以被解释为生活中意义性,以及我们是否以一种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的象征 (Seth, 2016)。 因此,当我们对未知还有探索欲,恐惧,当我们还有目的地活着时,烦恼就不可能消失。 这种情绪虽然是个体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但太过频繁,密集也会使我们长时间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