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人文研究
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原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主要活动与成果推介;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荣誉学位教学平台以及数字人文教学的推广交流;《数字人文研究》的推广平台。
今天看啥  ›  专栏  ›  数字人文研究

数智、翻译与数字人文研究的“任务”

数字人文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6-26 14:0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大语言模型对人文研究产生的影响。文章从文学的本质、人工智能对人文研究的新问题、数字人文的发展及其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人文研究需要适应数智时代的新环境,重新思考人类的理性,同时不忘数字人文的最终依归是人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对人文研究产生的影响

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对包括外语学科在内的人文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在翻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关键观点2: 人工智能对人文研究提出的新问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人文研究面临新的挑战,如批判思维的丧失、对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的无条件信任所导致的错误判断,以及形式对思想生产的反作用力等。

关键观点3: 数字人文的发展及其问题

数字人文的兴起是人文研究面对科技进步的一种努力。然而,目前数字人文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数据集的建立上,对于数智时代的新境遇和反思尚未充分利用数字工具进行有效回应。

关键观点4: 人文研究在数智时代的应对

人文研究需要适应数智时代的新环境,重新思考人类的理性,具有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同时不忘数字人文的最终依归是人文。


文章预览

以下文章来源于“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转载已获得授权 摘要: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大语言模型对包括外语学科在内的人文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大语言模型相对传统机器翻译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前提下,本文从文学的根本问题出发,阐释了作为拓展语言处理可能性工具的大语言模型的“模仿”本质,重新审视人文研究在数智时代的生存境遇,提出了未来数字人文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最后从语言之于人类的意义、数字人文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对人类理性的再思考、数字人文的人文依归出发,指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人文本质,旨在就大语言模型与包括外语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翻译研究的方向提供思考与研究借鉴。 关键词: 数字人文;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人文研究;文学翻译 作者: 袁筱一 ,华东师范大学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