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道教的“一炁”理念,阐述了其与生命的关系以及修炼方法。文章指出,得炁的人太少,因为很多人无法接近简单,被后天意识掩盖了慧性光明。描述自然的得炁过程容易造成有为的追求,使人更难得。老子的五千言都在说这个德一,这个一炁。文章还介绍了入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修炼回到生命的源头,强调读老子《德道经》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一炁的概念
介绍了道教中的“一炁”理念,它是人体生命的原来状态,出生前的神志功能和生理功能。一炁动荡可以造成阴阳交感,是万物从无到有的开始。
关键观点2: 得炁的重要性
得炁的人太少,因为人们被后天意识掩盖了慧性光明,无法接近简单。得炁可以远离疾病痛苦,各种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
关键观点3: 入静修炼
入静是修炼的关键,通过入静可以回到生命的源头。文章强调了静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修炼洁净自己,达到出世的境界。
关键观点4: 读老子《德道经》的意义
老子《德道经》是生命的再生之技术,读它可以回到生命的源头,增加灵性、创造力、生命力。
文章预览
壹 道自虚无生一炁,身体上没有出现这一炁之动,从后天意识解说道德,就会艰涩不知所云。为什么关系着每个人最根本的利益,在人类世界中应该是第一等的大事,却长久地引不起世人的重视?被众多的人说不懂或侧目而视或归于宗教? 首先,真道如老子所说,甚易知,甚易行,人们的慧性光明被诸多的后天意识掩盖,无法接近简单,喝水不再是简单的喝水,而加入了过多的矫揉造作,使真实的喝水笼在云里雾里; 第二,得炁的人太少,用尽各种方法,都是旁门小乘,与大道无关,炁是自然无为得的; 第三,描述这个自然的得炁过程,容易造成有为的追求,使人更难得,因此,得了炁的师傅都不怎么说,古代的师傅又用隐语说。造成了多少好道者常年苦苦地追寻,造成有如此国之利器的中国,那么多人挣扎在疾病的痛苦之中。养生热停留在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