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我国大中型银行在八月份启用了新的存款利率,经历了五轮调整后,大部分中长期存款利率已告别“2字头”,多家中小银行也难以提供高息存款。银行通过降低付息成本来稳定息差,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压降业务成本。此次调整对银行的净息差有一定影响,国盛证券的数据显示银行净息差已低于警戒水平。银行正面临存款成本管控的压力,通过结算服务、财富管理等方式拓展低成本存款的同时减少高成本存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存款利率调整情况
我国大中型银行完成了新的存款利率调整,活期存款利率均降至0.15%。定期存款方面,不同期限的定存利率均有所降低,其中一年期定存利率分三档,最低至1.35%,最高至1.55%。两年期定存利率最低至1.45%,最高至年利率最高至 几年期的部分股份制银行的定存利率高达多年以来的罕见高位水平。
关键观点2: 银行净息差压力
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自今年一季度起持续下降,已低于警戒线水平。此次存款利率调整旨在减缓银行负债端的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银行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来压降存款成本,包括加大对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和推动低成本定期存款置换高成本协议存款等。
关键观点3: 银行采取的措施
为了应对存款成本压力和净息差下降的问题,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通过结算服务、财富管理、产品创新等方式拓展稳定的低成本存款以及压降高成本存款如协议存款等。
文章预览
进入8月后,我国大中型银行(即6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行)集体启用了新的存款利率。 五轮存款利率下调后,大中型银行绝大部分中长期存款(三年期、五年期)利率挥别“2字头”(即2%及以上)时代,农商行和村镇银行以往用以高息揽储的“3字头”利率难觅踪影。 息差下行是银行业早有准备的共识,只是各家对于缓解下行坡陡峭度的举措不一。在这些举措里,管控并降低付息成本、增提风险拨备、多维度压降业务成本、“量价平衡”投放资产成了稳定息差的共同方式。降低付息成本是最迫切的事情,而调降存款利率,成了LPR调降后银行不得不启用的、稳息差的最直接手段。 大中型银行定存谁家利息给得高? 7月末前,6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行均完成了最新一轮,也即第五轮存款利率下调。经过五轮调降后,现在银行存款利率究竟低到了什么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