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赖晓萍

DIY自己的人生:关于困境,关于竞争,关于追求,关于卓越

赖晓萍  · 简书  ·  · 2019-07-28 00:04

文章预览

        《太傻十日谈》,是一本比较小众的书,关于留学申请的;

        截止到昨天晚上,我还不知道该如何去分享,要分享一些什么干货给大家,这本书里讲的就是10次关于留学的谈话,作者也没有特意得用一些提纲挈领的话,我已经读了不下3遍了,每读一次都是灵魂的拷问,它是一本关于反思的书;

        我还把书借给隽哥,让她看了给我点建议,该如何分享这本书,隽哥是个非常爱读书的人,她第一次把日签改成了书本里面的金句,太傻十日谈里面的金句做成了我们元页的日签,私底下沟通的时候,她也非常喜欢和认可这本书。

        首先我们来一下看作者:陶谦,黄果,两个学霸,尤其是陶谦,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太傻,一个没有出过国,却指导别人出国和大二就创办太傻网的学霸,下面是他的简介:

  太傻,真名陶谦,男,1979年2月出生于武汉市洪山区,高考以640多分从洪山中学考入武大生科院,并任职太傻网CEO。  2000年5月—11月,即大二时参加了GRE、TOEFL、GRESubject(专业GRE)考试,取得GRE2270分、TOEFL630分的好成绩,同时提前修完大三课程,并于2000年7月进入生科院病毒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事HCV(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科研工作。

2001年4月,创办“太傻的寄托站”(现名太傻网),同时推出电子版《太傻单词》

2001年11月,与上海三联书店正式签约出版《太傻单词(2002年新版)》

2002年3月,与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金山词霸-金山词汇通-黑宝书》合同。

2002年3月,进入武大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中科院院士田波实验室)作BIV(牛艾滋)相关科研工作。

        陶谦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个高度,跟他的思维模式是分不开的,一个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创业的人,抛弃智商的层面,他的底层操作系统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次,这本书的写法,也比较特殊,采用的是对话式,通过太傻和JIM的十次谈话展开;里面太傻的提问力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书的故事是这样展开的:

    Jim是一个立志去美国Top10读MBA的牛人,有过两次申请失败的惨痛经历,第三次在太傻的帮助下终于申请到了啥佛。

一年之后,Jim却毅然放弃了令无数人羡慕的哈佛学位,回国创业。这是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又是什么让他做出如此出人意料的抉择的呢?

十次提问改变人生,里面有很多经典的提问:

比如:你的选择真的是你的选择吗?还是社会的选择?

优秀的人都应该出国吗,应该去世界最顶级的学校吗?

你的生活就是为了让你羡慕吗?你的生活是你最热爱的吗?

你找到了你自己的世界了吗?你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你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看到它就像看到情人一样吗?

    这是一本关于困境,关于竞争,关于超越,关于卓越,关于梦想,关于青春热血的书;每当再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我自己的青春被狗吃了。

太傻

      关于困境:第一章讲的是误区,留学申请的迷雾,这也是本书的开篇。太傻和JIM的第一次谈话,JIM跟太傻一开始讲述了自己两次准备留学的经历,如何准备资料,联系教授,找中介机构写文书,找世界500强企业实习,大BOSS帮忙写的推荐信等等一系列常人做的动作,他想跟太傻突出的就是自己准备的东西都准确无误,精美结论,但是就是不知道自己怎么两次都是失败了,带着困惑来问太傻;

    太傻一句话就直戳核心:“你这些申请留学的知识,都是从哪儿来的?

    一句话就把JIM问懵了,大家不是都是这样准备的吗?留学BBS上面,水木清华社区,留学成功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呀?太傻告诉JIM,这也是他为什么连续失败两次的根本原因,每一种事业,都可以视为一个知识体系,你了解的内容成体系了吗?;

    你知道哪些成功的人是什么背景吗?他们都是清华北大的人写的帖子,如果对于一个普通高校的人申请出国留学的借鉴意义有多大呢?你看了这些,是误导还是指导,很难说的,很多人的成功,都含有很多自己也说不清,却说成是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第一步,我们要做的事情,要去找体系,找系统,而不是道听途说的星星点点;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是一个餐饮行业的财务总监,在餐饮界深根了10年,具有较高的财务管理能力,做到过把一家亏损的企业,通过数据化管理,扭亏为赢的成就事件,后面老板因为新业务的需要,把我抽到他的新业务板块去了,新能源电力板块。但是我去了之后,高高在上,自认为光芒万丈,把餐饮的模式直接搬过去做,然后去了半年,碰了一鼻子灰。

    上个月,我在元页分享这本书的时候,突然间电石火花,我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谁告诉我电力行业需要这些知识的?”餐饮行业前后端,人货场,进销存都可以实行日清日毕,电力行业实行的是完工进度法,一个项目可能会进行几年都未完成,我这套理念真的适合这个新行业吗?

        回来,我就找我的老板深度聊了几个小时,明白了他要的东西 是什么,这两个月过的还算舒服了许多,对于职业生涯来说,搞清晰一个行业的体系,比马上埋头苦干重要得多的事情;

  太傻告诉我们:

    1、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2、获取基础知识的途径;

    3、缺乏背景的前提下,一味的模仿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关于竞争:JIM跟太傻展示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名校毕业,做过很好的项目,托福成绩优异等等,妥妥的一个学霸,给人的感觉就是大而全,但是不够突出,每一点都会,但是不够突出;

    太傻告诉他:“教授只会录入最好的,而不是比较好的,创造一个可以让自己成为第一的领域。”

        留学的本质是营销,要用营销的思维是突破自己;营销理论是从需求端出发,了解竞争对手,最后再倒回来做产品设计;如果你不是很明显最强的一个,那你就首先要给自己创造一个领域让自己最强; 

        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店长,是个新人,店里的收银员是个老收银员,业务强,脾气爆,经常怼店长,那个店长就想个办法,他说我们比赛一下,就比收银的技能,如果我赢你了,你以后乖乖的,否则就对你不客气;以后我输了,你以后除了不能违反公司的制度,我不管你,但是比什么项目我来决定,收银员当然很不在意得接下这个挑战书。店长说就比打计算器,从1加到100,看谁用的时间快,数据准确,然后接下来几天,店长就光练这个,指法如飞,最后赢了收银,也收服了一大片人心;

    如果比各项技能,店长肯定比不过收银,但是从打计算器这个维度,他就是第一的,所以这个案例过去这么几年我都印象很深刻,当时还感觉,店长有点走邪道,其实这个理念就是创造一个第一的理念,哪怕是打计算器;

    还是用我自己举例,我来到厦门上班的时候,应聘的是财务经理,当时应聘者比我学历好的,资历深,甚至还有政府背景和客户资源的人选一抓一大把,但是我入围成功的一点,就是当时这个企业要搞成本管理,请了几任总经理都没有搞清理,而我刚好有这个行业最先进的理念和经历,在这么多人中应聘成功;所以自己的唯一和第一领域真的很重要;

    推荐书单:《定位》、《22条商规》;


关于超越: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途径,太傻问JIM你准备文书,简历,沟通、选校、教授、面试的目的是什么,在太傻的引导下,得出他们的本质只有一个——用专业实力说服教授选择你。

  超越自己不是一句空话、一个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太傻用青椒肉丝做了比喻,当我们去食堂打饭,去打青椒肉丝这道菜的时候,我们期待看到肯定不是青椒,而是肉丝,如果是变成红烧肉,哪就更好,赚到了;

      所以,应该把全部的“肉丝”用最直接的方式体现出来,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堆砌“青椒”只有满眼“肉丝”的文书才是好文书,文书也只是展示“肉丝”的一种方式,你可以创造更好的形式;文书、沟通、选校、教授、面试都只是形,他们的本质只有一个——用专业实力说服教授选择你。 

        “肉丝”变成“红烧肉”,才会给教授惊喜!

        我这边举个写简历的例子:

        大家看一下这两份简历,一份是普通的,寻常无比的简历,就是把自己的经历用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看不到亮点在哪里;

        在看一下第二份,有没有年薪30万请不到的感觉,给的都是成就事件,就是给的都是专业水准,都是肉丝;

        以上三点就是我对于《太傻十日谈的》分享,感触很多,这本书是关于竞争的哲学,也是一本关于卓越的人的书,如果你想追求卓越,强烈建议你看看;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