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马斯克的重型火箭星舰完成第六次试飞,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文章提到深蓝航天副总经理郑泽及其天使轮投资人险峰长青副总裁的杨润心将参与直播节目,探讨商业航天和太空产业的相关话题。文章还涵盖了太空探索领域的全球状况及中国的商业航天与美国SpaceX的差距,以及一些突破性技术和创业话题的讨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马斯克的重型火箭星舰完成第六次试飞。
星舰的试飞频率之高,即使在美苏太空竞赛时期都未曾有之。对中国太空迷而言,这是巨大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离星际大航海时代更近一步。
关键观点2: 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
虽然与美国的商业航天相比还有差距,但中国的民营商业航天正在加速发展。可回收火箭技术是必须攻克的难关。
关键观点3: 直播节目探讨商业航天和太空产业。
节目将邀请深蓝航天副总经理郑泽和险峰长青副总裁的杨润心,讨论商业航天的现状、未来机遇以及突破性技术、创业、融资、太空旅游等相关话题。
关键观点4: 全球太空探索领域的状况。
全球太空探索领域只剩下中美两个选手,背负着人类命运持续前行。虽然存在竞争和挑战,但太空探索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
文章预览
出品丨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11月20日,马斯克的重型火箭星舰顺利完成了第六次试飞,距离上次“筷子夹火箭”的第5次星舰发射时隔仅1个月。如此之高的发射频率,即使放在美苏太空竞赛 的冷战 时期都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中国的广大太空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类距离星际大航海时代又进了一步。 早在1990年,一部名叫《太空堡垒》的动画剧集曾被引入中国,这也是中国观众第一次接触宇宙题材的日本动漫。不同于今天“外星人=不可战胜”的刻板印象,剧中的地球文明竟然可以和外星舰队打得有来有回,科技水平不相上下。 那时正是日本经济最朝气蓬勃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着热血与进取的黄金年代。 然而40年后,昔日这位“启蒙老师”已经彻底躺平,民众关注点从“开拓”转向了“生存”,文艺作品也由乐观向转向了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