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喀斯特地貌,重点讲述了盐喀斯特地貌中的盐溶洞景观,以及贡格尔草原的金界壕遗址、大巴山的秋季景色、罂粟花等。文章还提到了乌达区的植物化石以及《中国国家地理》的封面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概述及盐溶洞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盐溶洞是盐喀斯特的主要表现形式,柴达木盆地分布了大面积被水充填的盐溶洞。
关键观点2: 柴达木盆地的特色盐溶洞景观
柴达木盆地有多种形式的盐溶洞,如象形盐溶洞、大型盐溶洞群等,色彩绚丽,形态各异。
关键观点3: 金界壕遗址的介绍
金界壕是穿越中俄蒙三国的岭北线,是最早修建的国防工程,对后世长城建造产生了影响。
关键观点4: 其他地理景观的介绍
文章还介绍了大巴山的秋季景色、罂粟花、乌达区的植物化石等地理景观。
文章预览
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罕见。 比喀斯特更独特的地貌则是盐喀斯特景观;而盐溶洞又是盐喀斯特的主要表现形式。目前在中国,仅有柴达木盆地分布了大面积被水充填的盐溶洞。 📕《盐溶洞 比石灰岩溶洞更珍稀的景观》 图①:象形盐溶洞:这是柴达木盆地在向我们“比心” 。图为翡翠湖中的“心形”盐溶洞。 图②:图为“翡翠荷包蛋”,这种酷似“鸡蛋黄”的颜色,是溴(元素符号Br)在溶洞中间蒸发、浓缩、富集而形成的奇特形态。“鸡蛋黄”周围水体呈现出的翡翠色,则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折射等因素,所造成的视觉色彩错觉。 图③: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盐溶洞,犹如大地深蓝色的“眼眸” 这是一个直径约300米的盐溶洞,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盐溶洞。 图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