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因人口小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导致的财政支出问题,以及山东省启动的省属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全面改革。同时,也讨论了公务员缩编的趋势以及地方债务压力对缩编的影响。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考公、考编、考研的竞争状况,以及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应关注的地区和岗位分化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口小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导致的问题
有的县人口只有几万人,但行政机构与事业单位却多达100多个,财政供养人员多达数千人。这种严重失衡导致财政支出几乎完全依靠转移支付和负债,是不可持续的状况。
关键观点2: 山东省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改革
山东省启动省属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全面改革,涉及驻济和非驻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后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原工作人员将与新成立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这项改革成为热点新闻。
关键观点3: 公务员缩编的趋势
随着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的统一精减,公务员缩编成为趋势。地方各级在机构改革中也将跟进,尤其是人口流出地。某些地区的缩编试点和传闻起到了很好的风向标作用。
关键观点4: 地方债务压力对缩编的影响
政府债务压力是缩编的一大动力。化解地方债务压力,打开了公务员缩编的时间窗口。一些地区因债务压力较大而面临财政重整的风险,采取缩减公务员编制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是化解债务压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观点5: 考公、考编、考研的竞争状况
尽管有缩编的趋势,但由于多种原因,考公、考编、考研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应关注地区和岗位分化问题,以寻找更安全的就业机会。
文章预览
凤凰网原创 有的县只有几万人,但行政机构与事业单位却多达100多个,财政供养人员多达数千人。这种严重失衡导致的财政支出几乎完全依靠转移支付和负债的状况,是不可持续的。 作者|贾拥民 均衡研究所学术顾问 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特约研究员 近日,山东10部门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莫过于“打破铁饭碗”的条款,这也标志着山东省启动省属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全面改革。 有媒体分析,此次改革涉及驻济和非驻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后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原工作人员将从省编办的实名制名单中剔除,并与新成立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约10万名曾经拥有事业编制的员工将正式成为企业合同工。 如此重大的一项改革,还是发生在考公大省山
………………………………